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妙高峰下,恰同学少年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4-09 15:36:2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操场,学生们大声朗诵着《沁园春·长沙》。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祯专 邹麟 摄影报道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操场,学生们大声朗诵着《沁园春·长沙》。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祯专 邹麟 摄影报道

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此,长沙晚报推出“壮丽七十年,阔步新时代——寻访红色足迹”大型系列报道。报道将通过寻访红色足迹,感悟初心,讴歌光辉岁月,传扬革命精神,记录美好生活。

印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长达8年。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百年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歌响彻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的上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寻访伟人足迹的过程中,一张张年轻朝气的面孔,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出现在记者眼前。

峥嵘岁月

“一师是个好学校,毛泽东是名好学生”

口述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 艾建玲

妙高峰的确不高,这是一座海拔仅70米的山,却是长沙城南的一处名胜,是湖湘文化的一方高地,因为湖南一师就在这里。地处城南郊,坐落书院坪;前对岳麓山,后倚妙高峰;湘江门前流,橘洲映校门;喧嚣几里远,风景清佳地,也是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所在地。对于毛泽东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极佳的读书地。

21岁,刚进湖南一师的毛泽东便“志存高远”。

毛泽东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同学们还在熟睡,他就悄悄起床,往学校水井走去,洗完冷水浴后,就到教室窗户边朗读他所喜欢的国文或英语。“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习中,毛泽东坚持徐特立先生提出的读书方法,凡是他喜欢的书或文章,都反复地看、写、批,并及时地将体会或见解记载下来。他喜欢社会科学,非常重视哲学、历史,有些书籍因为一时难以买到,他就一本本全文抄下,可见其在学习上所下功夫之深。在他1914年听课时所做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就有大量“圈圈点点”,字迹工整,内容丰富。这本笔记差点被烧毁,是他的私塾老师毛宇居从火堆中抢出来的,也是他大量课堂笔记仅存的47页,可谓“弥足珍贵”。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每天都坚持到阅报室看书阅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他看报有个习惯,总要带上三样东西,分别是世界地图、英汉字典和笔记本。他喜欢将报上重要的信息抄录下来,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外国地名就及时查阅英汉字典,并在世界地图上查找到相应的位置。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时事,熟知地理,还可以学习英语,可谓一举三得。

一师是个好学校,毛泽东是名好学生。

足迹寻访 “三笔字”校风延续至今

2003年,湖南一师主体部分搬迁到了河西,妙高峰下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旧址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展示青年毛泽东光辉业绩的专题性纪念馆。

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与栋之间或有走廊,或由亭阁连接,形成四合院落。这所在原址上按照原貌复建的学校,不仅作为纪念地,供社会大众参观学习,而且依然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一个教学校区,有3000名的大学生和附属小学的1000多名小学生在这里学习。而旧址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年间通过提质改造,展陈面积扩大了10倍。采访过程中,参观游人络绎不绝。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副馆长张颖刚刚完成一个参观旅游团的讲解。她也曾是湖南一师的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任职。

“解放后,主席曾勉励一师师生:‘为人民的文教事业服务’,母校一直把教育作为事业、作为情怀来做。”张颖在这里读书时,学校要求学生每晚必练“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这不仅仅是对师范生的要求,而且是一种情怀。”

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他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毛泽东始终对书法和诗词的研究孜孜以求,还把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书法之中,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神韵的书法艺术风格。

湖南一师将“三笔字”的校风坚持多年,延续至今,妙高峰下书声琅琅,学生心无旁骛潜心练字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曾有一位清华大学院士看到这样一幕,眼眶湿润地说:“在这里找到了学习的初心。”

红色传承 到农村去,挥洒青春

从县城的家搭车去学校有32公里,山路颠簸,单程要70分钟。2017年第一次去学校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钟许文颖怎么也没想到“会分得这么远”。在此之前,她连这个地名都没有听说过。兴宁镇坪石完小位于郴州资兴市的东部山区,是上世纪80年代修东江水库时移民搬迁建的。

钟许文颖也曾抱怨学校设施不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抱怨“抬头见蜘蛛,低头见蟑螂,夏热冬寒,还经常停水停电”,但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她的心态慢慢发生转变。

21岁的钟许文颖成了33个寄宿生的“钟妈妈”。她主动跟孩子们问好,冬天提醒家长给孩子加衣送衣,雨天请家长送伞,每周还用自己的手机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电话。一年多的教学生活,钟许文颖感慨良多。“虽然小树上没有累累硕果,但也在长高长大。教育是个慢过程,我愿和我的孩子们教学相长,静候花开。”

8700余人,这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自2006年启动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以来的全部人数,至今仍有93%坚守在乡村基层;第一届本科毕业的1340名小学教师近200人当上校长、副校长,走上管理岗位,3届本科毕业生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荣誉超过400人。去年,看到这组调查数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敏很是欣慰。

“早在1929年10月23日,毛泽东随同中共闽西特委机关转移到上杭县时,他就为一个世代文盲的乡村办过一个‘平民小学’。他亲自编写课本,亲自为孩子们上课,当了整整一个月的‘教书先生’。”刘志敏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一师人传承的精神。”

全媒体记者 卜劲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曾婉阳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