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贺岁纪录片《年夜饭》
温情的《年夜饭》,留下永恒的文化记忆
红网时刻 字号:
2019-02-07 16:33:47

专题链接2019新春贺岁大餐《年夜饭》

春意渐浓,节日正盛,不知不觉中时光的齿轮已转动到大年初三。红网推出的新春贺岁大餐——纪录片《年夜饭》,也上线了第三集【寻】独运的匠心。

从前两集的【守】与【聚】,到第三集的【寻】,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的韵味,都凝聚着中国人过春节的精神内核。《年夜饭》守住了时间,聚合了思念,又寻到了匠心……浓烈的是信念的坚守,还有那三湘大地久久萦绕的认同感,那意味深长的湖湘情。

现在,在这个合家欢聚的日子里,纪录片《年夜饭》以细致的表达,诱人的美食,浓郁的情感,还有那熟悉的湖湘文化,得到无限追捧。所刺激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官,更是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年夜饭》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湖南人的记忆大门,以美食为引子,释放出了湖南深层次的风采。这样的“火爆”,才更深刻有内涵,也传递着幸福而温暖的味道,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入骨留香。

《年夜饭》的每一集,都着点于一道湘菜。从红烧肉到麻辣子鸡,再到第三集的剁椒鱼头,每一道都是家常菜,都是家的感觉,妈妈的感觉,更都凝聚着湖南的特殊风味,吃一口就能瞬间有了故乡的幻影,而在春节期间吃,也会让年味更加浓厚。进一步往深了说,吃的也不是饭,而是文化。

而具体到剁椒鱼头,食材源于八百里洞庭,生于斯,取于斯,或许就是世间孕育的真谛。剁椒鱼头,还有“鸿运当头、年年有余”的好彩头,与春节对未来美好期盼的意味,交相辉映,这便是湖南美食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除此之外,湖南美食文化中最不容忽略的便是辣文化和辣精神,而剁椒鱼头和麻辣子鸡都蕴含其中。

正如纪录片中所言,辣,是湖湘精神的图腾,不仅孕育了“百折不屈、敢为人先”的潇湘风骨、更滋养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这便是湖南人埋藏最深的心思与期许,借着如艺术品一般的美食传递了出来,让世人感受到了湖南人的“敢为人先”,这既是美食的魅力,也是文化深刻的体现。在毛主席的饮食观里,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不吃辣椒不革命”,既让人感到了辣椒对于湖南人的重要性,又让人更直接的体味到湖南“辣椒”背后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当然,一道美食既然是艺术品,精雕细琢便是基本要义,甚至还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酝酿和打磨,才逐渐呈现出今日的湘菜模样。就拿剁椒鱼头来说,相传清代著名文人黄宗宪一次借住在农户家中,碰巧尝到女主人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的手艺,觉得异常鲜美,遂让自家厨师不断加以改良,才成就了今天的湘菜经典。一次次改良的背后,蕴含着独运的匠心。说白了,湘菜的经典,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

从纪录片《年夜饭》中还可以看出,湘菜美食不过是一个聚焦点,其背后是湖南人那代代相传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还有弹词和刺绣等传统湖湘文化的发扬与创新。这样的《年夜饭》,不仅是看得舒心,吃得愉快,更满载了有滋有味的生活感,令人垂涎三尺,无法自拔。

走入千家万户的《年夜饭》,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里面有一份坚守,有一份传承,更是一份对过去的致敬和对未来的开启,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意味。《年夜饭》在春节上演,也在这时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不可泯灭。

透过传统看现代,透过固旧看创新,透过美食看文化,《年夜饭》简直就是湖南人物质与精神并举的大盛宴。带有深深湖南印记的几个菜,让年味更持久,让年俗更丰富,让湖湘情永不逝,让湖湘文化更刻骨铭心。湖南的春节情感寄托,在这几个菜中,更在每一寸湖南的土地中,每一个湖南人的心中。

文/默城

来源:红网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