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作为十八大后习近平的第一本专题著作集,《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所收入的全部六篇讲话几乎都涉及扶贫的话题。扶贫开发在县域治理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为什么让总书记如此牵挂?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县域治理中,习近平时刻牵挂的是哪件事?》,约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六编研部主任陈理为大家揭秘习近平的“扶贫观”。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六编研部主任 陈理
6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是习总书记在县域治理当中特别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习总书记心里时刻牵挂的一个重大问题。习总书记充满感情地说,当年插队的经历,让他对困难群众有了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加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不久后就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后来又多次到贫困地区专门进行调研。他明确讲到贫困地区调研的目的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思想十分丰富,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书中收入的6篇文稿里几乎每篇都涉及这个问题。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扶贫开发工作既是战略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全局。今天来看,还有五六年就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但假如到时候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生活没有得到改善的话,我们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不完整的。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问题,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解决好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绝对不能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习总书记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思路。一是要坚定信心,二是要找对路子。习总书记说,只要有信心,黄土能变成金。《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这篇文稿说得很清楚,困难地区各方面条件比起发达地区来说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应该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自身优势,比如河北阜平,山地多、林地多,这就为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外,阜平距离西柏坡很近,有自己的旅游资源。扶贫开发一定要找对自己的发展路子,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适合搞旅游开发的就搞旅游开发,只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再结合国家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扶持,团结当地党员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最终一定能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
第三,要切实抓好三项重要工作。习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开发要讲三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紧紧扭住”:第一,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第二,紧紧扭住农村公共服务这个基本保障,坚决守住底线。第三,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要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四,要抓好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实好,二是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三是扎扎实实把支部建设好,四是切切实实把团结搞扎实。他鼓励干部群众说,只要你们把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在中央的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我们也就放心了。
第五,明确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领导责任。从党和国家来说,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从贫困地区来说,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工作,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这项工作。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确实感到习总书记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饱含着深情厚谊和无比关心。习总书记经常引用郑板桥的那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尚且能如此,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得有这样的情怀,更要做到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有一种骨子里的爱民情怀。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尽种种办法,打好扶贫攻坚战,更好更快地提高和改善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让这些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六编研部主任陈理 记者蔡梦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