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11项专利 凝聚半生心血(图)
网易新闻
 
09-23 09:24

 

易正楚如今在三水居住,他对于水工闸门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资料图片

8月,易正楚收获了他人生中的第二项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开关的平底闸阀”通过实质审查,获得授权。然而对于老人来说,这项专利授权来得实在有点晚,如今距他开始研究相关发明,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

曾因对发明狂热而被人称为“疯子”的人,如今已渐露老年迹象。在和老人闲聊的过程中,他一直反复念叨的,仍是心心念念的水利发明。这个只读过小学的农民一辈子和水工闸门难舍难分,梦里常常是闸门。

“我的闸阀是水工天下第一门,谁胜过我,重奖200万元。”易正楚的“擂台”在网上摆了几年,一直无人应战。他深感无奈:“我这辈子就这心愿,想看到发明变成现实。”

撰文:王志斌 王文秋

初心不改 研究水工闸门半世纪

“在当时的乡亲邻里看来,生在农村就应该想着挣工分,安守本分养家糊口,不应该异想天开。”易正楚的儿子转述道,他还表示,家里人也一直不理解老人的执着,“简直入魔了,家里人的生计其实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时,安化县农机修造厂有个鼎鼎有名的技术创新标兵,写的《科学并不神秘》放在扫盲课本上,给了易正楚莫大的激励。他一头扎进去,想要利用水能实现闸门自动开关。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在当时看来只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的事情,他一坚持就是大半辈子,从青葱少年到如今两鬓斑白仍然初心不改。现年72岁的易正楚从事水工闸门研究已经50年有余,“从十三四岁就开始了,那时候喜欢钻研。”说到最初发明的动机时,他表示只是因为一丝热爱,而这一丝热爱则来源于他平日里的观察。

最初,只是在工作的时候,就近观察一下当地的水坝,观察它们是怎样泄洪、排碛的,渐渐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坝都是采用外部电源动力进行工作,甚少有利用水的自身能量进行工作,于是利用水能自动进行工作的想法就在他脑海中冒出来。

设想容易,操作起来何其困难。在当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根本就不懂这些水利专业知识,而且当时的资料也很有限,造出模型更是难上加难。不用说这些,就是最简单的大坝分类,图纸制作,当时的他操作起来也十分吃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不懂专业术语就开始一个一个地学,不会画图就找了一个小学老师教。谈到那段艰苦的经历,他表示:“当时的条件不好,也没人支持,我自己找一个小学老师教我画图,这样才能把我的想法给展示出来。”而据他的儿子回忆,在当时的家里到处堆满了稿纸,也有各种各样制作的模型。

就在沉迷其中时,他对于梦想的执着遭到了家里的反对。由于对水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孩子们读书的花销越来越大,家里负担不堪重负。于是家里人一个个地劝,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家里人选择了将他的稿纸付之一炬,可就是这样也没能阻止他继续研究,到后来家里人也无计可施,只能由着他去。到现在回忆起来,他也明确表示:“我喜欢研究水工闸门,就是要让水工闸门变得更好。吃过好多苦,也冷落了家里的事,最对不住的是家里人。”

易正楚选择的是一条不为乡邻所理解的道路,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执着于此,在当地人的眼里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就在今年8月,72岁的易正楚再次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的通知:他申请的专利“一种自动开关的平底阀闸”通过实质审查,获得授权。易正楚设计的这种弧型闸门自动开关,不需要电源动力,仅利用水闸泄洪时水流的能量,就能实现闸门的自动闭合。相比传统闸门,在牢固性、排污等方面有比较显著的优点。武汉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水利专家早在2005年就认为,这一发明“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这之前他已经陆续申请11个发明专利,全部有关水工闸门,而这11项申请专利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

永不放弃 专利授权纷至沓来

在2005年,年过花甲的易正楚开始客居三水,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离开了老家,但是他对于水工闸门的研究却没有停止,经过前几十年的学习和积累,他开始准备申请专利。早在老家湖南时,他就和当时的水利部门频繁接触,了解政策,准备随时进行申请专利,可是当时专利申请费用高达4700元之多,并且不管有没有被授权都是没有退还的,高昂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发现三水鼓励专利发明的力度明显比家乡要大,费用也相对少很多。此时他开始走上在三水的专利申请之路。他利用自己之前对全国各地水坝的走访所得来的资料,加之自己的理解,开始真正画出自己的图纸,制作自己所想的模型。

易正楚带上图纸,带上自己所写的数万字资料开始了专利申请路。然而在专利申请路上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除了自己的想法还有待完善之外,也有一些少不了的意外。“这些年他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甚至被当成笑话。”他的儿子表示。

然而意外并不会总是发生,而且多数人也渐渐被他打动,给予帮助。就在2005年,他还带着他的作品直接去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公开自己的图纸,请求论证自己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当然,他的作品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回忆当年的情形时,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位老教授抓住他的手说:“老人家你很不容易,很不简单啊。”得到了来自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的认可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水工闸门发明路。

在武汉大学师生的帮助和交流下,他一边完善自己的图纸和模型,一边开始专利申请。2000年,易正楚关于水能式闸门的发明臻于成熟,他带着自己的图纸和说明,从县里跑到市里、省里,走访水利和科技部门,向专家求证,2005年还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求教。有人否定他的发明,说一无是处;有人肯定他的成果,给予鼓励支持。2005年,易正楚远赴广东佛山,住在儿子家里。当地有关部门得知他的情况后,给予了大力支持。2007年,他的《一种弧型闸门自动开关》发明专利申请走上了正式程序,2010年6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位老农在科学道路上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最为公正的评判和认可。

直到目前,他已经申请了11项专利,并且有两项获得国家正式授权,共获得专利奖励金额数万元。在2012年,其中一项专利被一家水利工程公司看中收购,还去当了一年的顾问,为此他还戒了多年未能戒掉的烟瘾,用他儿子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来源:于他平日里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