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传统手艺人:宁乡制秤师坚守梦想
长沙晚报
 
10-08 11:02

吴石明正在制秤。长沙晚报记者李广军摄

长沙晚报10月8日报道 曾经,这里制作的杆秤远近闻名,周边乡镇乃至湘潭的农户和小贩们慕名而来,生意兴隆时每天卖出10余把杆秤;现在,店铺和主人一样寂寞,墙壁上挂着的数十把杆秤,崭新而布满灰尘。

“如今,一天难得卖出去一把。”抚摸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杆秤,宁乡县道林镇66岁的吴石明老人有些惆怅,“电子秤多了,杆秤没人要了,这技术也怕是没人要了。”他说,年纪越来越大,希望还能收个学徒,把自己琢磨了几十年的制杆秤技术传承下去。

【往昔】学手艺制秤致富,繁华集镇建起二层小楼

吴石明的“明明秤店”,位于道林古镇通往长沙的一条干道边。店面不大而杂乱,除了墙上挂着的杆秤,还有没有开封的电子秤和身形庞大的磅秤,让小小的店面更显局促。这里也是吴石明的工作室,一条长凳就是他的工作台,旁边随处可见用来量秤的砝码,以及手推刨、手钻、砂轮、秤钩、铁钳、墨斗、磨刀、圆规等做秤的工具。

在电子秤未出现之前,杆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计量工具。吴石明说,一杆看似平常的秤,工序复杂,做好它需要20多道工序。“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吴石明有些耳背,但是谈起做秤来却滔滔不绝,“秤杆的选料极为考究,坚实耐用不易变形的木材是上等的材料。这些材质我要到别的地方专门进货,只有这样,做出的秤杆才能不走形不崩裂,不管晴天下雨都可以用,而且能用十几二十年。”

与共和国同龄的吴石明,道林本地人。他1968年入伍,退役后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干重体力活,于是到望城一个老手艺人处学做杆秤,“1975年出师,就这样已经做了40年。”

吴石明最初在自己家里做杆秤,后来名气渐渐打响,附近乡镇的人都来找他。那时候,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生意人增多直接促进了杆秤的需求量,掌握了制秤技术的吴石明成为道林镇上首先富起来的人之一。1988年,他在镇上建起了二层小楼,一楼挂起“明明秤店”的招牌。吴石明做的秤以“准”著称,不但得到道林老街坊的认可,也传遍了宁乡各乡镇,还经常有湘潭、韶山等外地客户专程前来。

“1980年代初,一把秤卖8元,那个时候我一天能做四五把杆秤,生产出来的杆秤供不应求。”吴石明回忆着曾经的兴盛,语气掩饰不住的激动,眼睛闪闪发亮。

【现今】一天卖不出一把,坚守只为传承梦想

一晃,吴石明也在做秤的日子里变老。此时,新的计量工具电子秤出现了,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们不再使用杆秤了。

记者见到吴石明的时候,他正佝偻着背、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给一杆十五公斤的秤刻星,不时用手边的砝码对重核准。店内摆放的几款电子秤,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制秤手艺人的无奈与妥协。

吴石明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生意每况愈下,“今年大概卖了百十把吧,如今,制作杆秤的配件,湖南已经没有厂家生产,那些东西我都是从浙江进的货。所以,我也进了不少电子秤和磅秤,毕竟顾客有这个需要。”

正聊着,一个50多岁的农妇来到店里取走了两把杆秤,她说,虽然电子秤有诸多好处,但平时走街串巷卖点小菜和土鸡蛋,还是杆秤顺手。这句话让吴石明很开心,他觉得,这让自己的坚持显得更有价值。

做了40年杆秤,吴石明落下了腰痛、手麻的毛病,现在,眼睛也不行了,“以前一天要做四五把杆秤,现在一天能做一把都算不错了。”他说,家里人早就希望他不要再做秤了,但他一直舍不得。如今,他依然坚持每天做秤,每天开门迎客,“做到70岁吧,再等几年,但愿能等来个徒弟。我还是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记者 李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