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千年古窑 炉火传承400年
潇湘晨报
 
07-30 15:24
  • 7月29日,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一个小孩在帮着收集归阳唐家窑样本。 在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湘江蜿蜒而过。其中一片长约2公里的河滩上,有规律地分布着10余处窑堆。 7月29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调查发现,这一片窑址初创于唐末五代,极盛于南宋,烧制历史达400年左右,是继长沙铜官窑之后最能体现湘江流域制瓷业成就的典型窑场之一,专家将其命名为归阳唐家窑。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副研究员张兴国介绍,在初步调查中,就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窑堆共有10余处。

  • “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大型制瓷窑场,窑址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 据当地村民回忆,仅在湘江村洲上一带,原来就至少有4处窑堆。后因挖鱼池建渔场,把窑堆里的碎瓷片都翻倒至湘江边。 窑址范围内有多处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塘,其中多处可能与制瓷作坊挖取泥料有关,窑堆大多分布在水塘与湘江之间。 通过多处走访,考古专家们在归阳镇发现了大量的标本。碗、碟、杯、盘、盏、盅、钵、壶、瓶、炉、盂、砚滴、碾槽、蹍轮、器盖、罐、网坠……种类就有20余种。 在装饰方法方面,早期遗物较为简单,到晚期已发展得丰富多样。印花题材包括植物、动

  • 物及文字等。常见植物有莲花、菊花、水草等,动物以游鱼为主,文字有“福”、 “金玉满堂”、“福寿嘉”、“天下太平”、“太平”等。 因为在该窑址发现的多个器物刻有“唐家作号”等类似文字,且当地现今仍有很多唐姓居民,当地老百姓和收藏人士都称之为“唐家窑”。考虑到重名风 险较高,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归阳唐家”。“可大大提高该窑址的辨识度,同时也可提升归阳镇的知名度。”张兴国说。 归阳唐家窑价值重大,但目前还没有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张兴国建议,尽早将其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竖立

  • 界桩,成立保护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严厉打击盗掘现象。此外,还应当编制考古工作计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遗存单位进行考古发掘,深入揭示归阳唐家窑的内涵与价值。编制归阳唐家窑总体保护规划,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 “唐三十七作号庚辰”刻款器柄。图/潇湘晨报通讯员张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