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开发商们早已觉察到“学区房”的潜在商机,纷纷在开发新楼盘时注入“教育因素”。 范丽芳 摄
中新网太原7月15日电(范丽芳)经过几日奔波,吕文琴终于在儿子开学之前租到了合意的房子,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搬家,前两次是儿子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在中国内陆省份山西,距今2000多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仍在上演。
战国时期,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如今,为了让孩子就读于最好的学校,中国内地许多家长也不惜代价,几易住址。7月中旬开始,“学区房”再次变得炙手可热。
来自山西太原的宋先生,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不得不拿着马扎排起长队,等待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开具的一纸无房证明。7月15日,记者调查了解到,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许多家长不惜重金,通过购买、租赁学区房陪读。
“房产证和居住地、户籍所在地一致,学校可优先录取,所以最近为了小孩上学,购买学区房以及过户的人数激增,导致最近开无房或有房证明的人也增加;此外,对于首次购房者,如果其所购房屋面积小于143平方的话,他开具无房证明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太原市房产产权登记中心办公室主任魏建荣介绍。
除小学外,记者通过互联网查询发现,当地知名初中、高中学校周边的房屋信息被贴上了“学区房”的标签,并称“可与老师一起上下学”,租赁价格也高出非学区房近千元。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许姓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学校附近房子年代已久,但其售价居高不下。
精明的开发商们早已觉察到“学区房”的潜在商机,纷纷在开发新楼盘时注入“教育因素”。太原一家在售楼盘宣称已与当地某小学签订合同,“只要有我们楼盘的购房合同,就可以直接入学,不需要其他证明。”
拼学业已成为当下中国父母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愿的主要途径,家长们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购买学区房已成为中国内地众多父母为孩子前程努力的第一步。
在上海,一对父母不得不通过离婚买房迁户,来满足孩子入学需求。与这对夫妻相比,山西张利和丈夫九年的租房陪读生活亦不轻松,“今年儿子考取了心仪的大学,我们终于可以回自己的家了,陪读虽然很辛苦,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值了。”
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为愿认为,“学区房”存在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首先政府应该根据人口、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来规划学校;其次可以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而不是让学区房‘火’起来。”王为愿建议,教育部门划分学区时要广泛征集民众意见,并将其过程透明化、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