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刘德华:从没怀疑自己 不拿影帝也会好好演
2015-03-17 15:34:33
  
红网

刘德华近日为电影《失孤》在内地巡回宣传,他最希望不是为自己带来影帝名誉,而是可为别人寻找到亲人。

刘德华近日为电影《失孤》在内地巡回宣传,他最希望不是为自己带来影帝名誉,而是可为别人寻找到亲人。

信息时报3月17日报道 新导演彭三源执导的电影《失孤》 这两天在全国各地试映,就像事先预料的那样,头一回饰演农民的天王刘德华成为话题中心。看过的观众除了惊叹他外形上的大变样,对他演技的褒奖不少,已经有评论认为他交出了影帝级的表演。

16日,在京接受采访的刘德华坦言对成片的效果满意,不会对奖项抱过多期待。他还借用影片末尾雷泽宽向偶遇的和尚“求说法”一事,来解释他对拿奖的看法,“他只是找一个相信的人,把自己的埋怨讲一遍。今天我拿不到影帝,我就去跟井柏然倾诉。说完之后,继续好好演”。

演农民被夸像

借鉴了以前的生活

《失孤》前几次记者会,从导演彭三源到刘德华,都仔细的讲解了雷泽宽农民形象的诞生:从别人那借来很旧的衣服,包包;故意晒黑的皮肤和特地不清理的指甲缝,甚至私下亮相都要戴帽子让头发很没型的做法。在影片中确实找不到天王的影子,只是一个长达15年在全中国各地寻子的悲情父亲。

形象转变获得观众认可,刘德华颇为得意,笑说之前自认农民的话不是“开玩笑”,“变成那个样子不难的,小时候家里开杂货铺,我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煮稀饭卖稀饭,那时候还没水,还要去公共水龙头那洗碗,我足足洗了6年。如果一直那样过,我也就是一个农民工”。

刘德华表示,很高兴这些早年的生活体验,能在塑造角色时“发力”。影片开始不久,他费力地从电线杆上撕下别人的寻子启事,实在接地气,“我不是说家里以前开杂货店吗?关门之后经常有人贴那种传单啊,那时4点钟起来开店,我都要往上面喷水,等浆糊软掉就能揭下来。影片中我演完撕传单那场戏,导演还说终于明白我干嘛事先要一碗水”。

出道30多年,刘德华在《失孤》里展现了难得一见的一面,例如他在镜头前默默缝补破成两半的旗帜。问他这项技能何时练成?刘天王回答道:“我姐姐是设计师,十几岁时候她会帮人家做衣服,像西装里面有衬底,那时候是需要手工缝上去的,我都会帮忙弄,我的手工很好的。”

听到有评价夸他演农民最厉害是除了造型,雷泽宽整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很有感觉。他表示拍戏时尽量找时间和临时演员相处,“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每天都能发现一个新的动作,像我们这个剧组,吃饭的时候没人坐着的,全都蹲着。”

他活学活用,在片中蹲在大马路上捧着搪瓷碗吃面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

温暖不煽情

不能把社会写得太冷酷

作为一部打拐题材影片,不少人担心进电影院后会被煽情忍不住流泪。实际情况是片中有揪心情节,哭点却不多,想象中承受了15年失子之痛的雷泽宽也不是阿庆嫂那样的诉苦型人物,反而时常鼓励一同从小被拐想找回亲生父母的曾帅(井柏然饰)。

刘德华表示,他和导演彭三源从一开始就认定《失孤》应该是一部暖心的电影,也赞成彭三源不放大小孩戏份的做法,片中有关雷泽宽丢失儿子的细节,也仅以闪回画面出现,“小孩子太容易让人哭了。为什么不拍儿子丢的情形,再惨一点?因为我们不需要现实中不见孩子的爸爸妈妈哭,需要其他的人看完去帮助他们。”

有观众看完电影,质疑影片有点乐观,曾帅和被吴君如抱走的婴儿,结尾都得偿所愿,找到了亲人。刘德华不认同:“难的地方是找到了,不是找。把社会写得太冷酷,那就太惨了。”

从《亲爱的》到《失孤》,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关注打拐这一社会现象,什么原因促使刘德华接这部戏?他昨天坦承,有女儿后心态发生变化,而且他很早就关注到这一现象,“香港也有过小孩被拐的问题,以前街上都是找小孩的告示。回来内地拍戏,还记得20年前在上海拍《新上海滩》的时候,我每天收工都会买面包到路口,很多小孩来吃,不知道那么多小孩都是哪里来的。以前就觉得那种事情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当了父亲之后发现可能(离自己)很近。”

拍完《失孤》后,刘德华说最大变化是多了照顾自己和别人的意识,也会注意不带女儿到人多的地方去。

被看好当影帝

拿不到影帝也会好好演

这两天影片在各地试片,提到刘德华,口碑都是向好,有人喊出“影帝”的口号,毕竟同类型的电影,比如《亲爱的》就陆续给赵薇带来影后奖项。

对于这一美好愿景,刘德华说道:“我接这部戏的时候,有太多人怀疑,投资方也好其他演员也好。就像之前有人说,和《亲爱的》太像了,刘德华还能怎么样?但我自己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一直保持非常乐观的心态,导演相信我行,我就愿意演。而且我觉得现在(效果)已经很好了。”

这番回答没有直接和“影帝”关联,面对记者追问,刘德华借用了结局,“很多人看完电影,在讨论结局,雷泽宽为什么要去问和尚?我认为,他只是找一个相信的人,把自己的埋怨讲一遍。今天我拿不到影帝,我就去跟井柏然倾诉。说完之后,继续好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