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15日电 (万鹏)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今日,这篇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五个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多位学者分析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的理论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集中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相关论述中。习总书记这篇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纵论文化的作用,深刻阐明了文化的本质属性。
“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是决定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而什么是优秀作品?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要看能否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人民和文艺存在着如何的辩证关系?在谈及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粤春指出,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助于正确地看待社会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感受生活的本色,领悟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无比开阔的创作视野。“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如何解决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向记者谈到,当前,文艺工作的发展同样需要澄清“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还是仅仅为一部分人服务,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认为,总书记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以及文艺要热爱人民的辩证关系中,论述了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总书记讲话提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意味着,文艺作品好不好,人民的点赞说了算。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文艺工作应拥有塑造市场的力量,引领市场的能力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义利关系?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文艺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文艺活动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价值定位,是文艺的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指出,消费主义思潮造成了文艺价值观上的混乱。如果一味地被消费主义思潮牵着鼻子走,则必然会导致文艺创作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当前中国文艺工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颜晓峰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我们的文艺工作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文艺工作拥有塑造市场的力量,引领市场的能力。正如媒体评论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越是快速,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越是复杂,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越是紧迫,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越是深化,文艺作品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坚持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就是灵魂的工程师。纵观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这篇重要讲话,“文艺工作者”被他提及了近20多次,可见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总书记在谈及“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时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谈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强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谈及“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时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最后,在谈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时,总书记提出要把握住两条,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
“文艺创作者要明大德,通过自己高质量的作品,涵养道德力量,激发创造力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应有重要作用。”党圣元指出,文艺的繁荣当然要以一定的作品数量为基础,但是,相对于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尤其不能以量为首要的价值评估标准。过度消费娱乐化、格调贫血化的文艺作品,在量上越大,恰恰越会削弱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乃至损害我们的国家文化形象。党圣元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尤其要把高尚的道德意识、自由的创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己的实际创作。惟其如此,文艺创作者才能在弘扬中华民族道德精神、激发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