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10月27日讯 备受关注的宝鸡女教师夜跑被害案取得进展,犯罪嫌疑人王某于25日落网。案件的迅速告破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全国瞩目的大案,公安机关自然全力以赴。犯案者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受害者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几天,案件在网上成为事件,一方面是因为夜跑是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女权也越来越频繁的成为网络热点。人们对案件发表了各种观点,这些观点代表了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乃至对社会的认知和意识。
该怎么看待这些观点呢?
最有代表性的网友意见都在这里了
“要珍惜生命,远离夜跑。”
“这是偶发的刑事案件,年轻女性注意别跑偏僻地方就是了。”
“有人说,谁让她那么晚出门跑步的。社会越来越朝向这个方面发展,不指责犯罪者,反过来说受害者。女老师在市中心一两百米处跑步,当时是晚上八点多,我想请问,她真的做错了什么吗?女性的安危应受到更高的重视。”
“"谁让你夜跑","谁让你独自进电梯","谁让你长得漂亮","被强奸活该穿太少",多么下作的反问,多么混蛋无耻的强盗逻辑,直男癌太不要脸。”
“无形中将女性的长相,衣着和强奸挂钩,只会让那些强奸犯更加嚣张。我们要做的是谴责这种犯罪行为,而不是找好台阶和理由。就这样。”
“别教我女儿穿什么,去教你儿子别强奸。”
“大多数不假思索地说"女性应该小心"这样的言论:却是包含了这样一种"有罪推定":身为女性,就应当时时防备着自己被强奸的可能。”
“女权主义有口号:"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这口号当然很对,但好话只有好人听懂。面对阴暗中听不懂的人,还是择地而骚为安。”
“那是西北最大的开放公园,晚上八点多。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很安全的地方。”
……
宝鸡新闻网还专门发表了署名“宝鸡TNT跑团夜跑女王”的一篇文章--《关于夜跑和新闻角度,一位女性跑步爱好者的看法》,作者认为,“关于本次宝鸡夜跑安全事件的相关新闻,社会公众最好不要过度转发,可以关注,可以提供线索,可以表达震惊和惋惜,但如果你看见社交群里有了,朋友圈也有了,那么你自己保持适度关注就好,因为消息重复转发,除了对当事人造成更大影响以外,也会让社会公众的安全感降低。”
“这次事件就是一个意外,和跑步有关,但也无关,不必给夜跑二字打上那么深的罪恶和恐怖烙印,身为跑者,应该坚信:我们所在的城市文明而又有序,夜跑依旧安全,我们要为夜跑正名!”
看完下面的近期案件汇总,你会怎么想?
判断上面哪些言论更值得重视之前,先看看下列案件--它们来自于以“夜跑”,“强奸”,“案件”,“奥森”为关键词进行的百度搜索,而且仅摘录时间发生较近的部分。
1,中新网报道,今年9月份合肥一名女孩独自夜跑时被歹徒盯上,遭到强暴,犯罪嫌疑人已被包河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从外地来肥的小梅是一名上班族,因为白天太忙,加之喜欢运动,于是加入夜跑一族。8月31日21时许,她像往常一样跑出小区,戴着耳机听着音乐,不知不觉跑到了离家3公里左右的紫云路一片草地旁。不料,一个黑影突然窜出,用衣服将她的脸蒙住,拖入草丛中,并威胁说他手中有刀。小梅将手机交出,但对方却将手机丢在一边,不顾小梅的反抗将她强暴。事后,小梅报警。嫌犯很快落网。这名男子姓卫,44岁,离异,事发前就在附近打工。
2,杭州日报报道,今年五月,宁波北仑一位20几岁的东北姑娘在夜跑锻炼时,被一位40几岁男子拖进绿化带劫财后又遭到多次强暴,还被拍下了裸照,最终施暴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今年5月底的一晚,小吴单独一人出去夜跑,跑完时将近晚上10点,比平常稍晚一些。她正准备回住处时,突然感觉身后有个人猛扑上来,小吴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对方拖进了路边绿化带。小吴这才看清,对方是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还带着把水果刀。男子威胁小吴:“把身上东西都拿出来,不然捅死你!”
小吴身上只带了一部手机和50元钱,如数交给男子。男子拿到后,似乎不太甘心,又把小吴拖进草丛深处,用随身携带的布条把她反绑,对其多次施暴,面对身强力壮的男子,小吴完全没有反抗之力。事后,男子又用手机给小吴拍了裸照,威胁她不许报警。
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跑友的圣地,这里是不是太平无事呢?
光明网去年报道,2014年9月8日21点左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男一女相机被抢。
2014年10月07日,北京晨报报道了这样一起抢劫案,下午5点钟左右,市民李女士一家三口正坐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草坪上休息,看到不远处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用相机拍照,突然四五个男子跑过来抢他的单反,该男子激烈反抗并向周围人呼救。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那伙人见抢不下相机,便向他们一家三口跑过来。“当时第一反应是先保护孩子,老公忘了收起放在草坪垫子上的手机,这群人路过时捡起手机就跑了。”李女士惊出一身冷汗,立刻拨打110报警。据她称,被抢的手机刚买,价值5000多元。
4,而北京晨报记者前往暗访时,也差点被以“借电话”为由抢走手机。
记者在公园里转了半圈,找到一处偏僻处歇脚,此时,一名20岁上下的小伙儿过来搭话,对方自称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说手机没信号找不到家人,想借手机打个电话,并掏出手机在记者眼前“晃”了一下。记者还未看清是否有信号时,男子又拿出一张“校园一卡通”快速晃了一下。
记者表示不能把手机给对方,只能自己拿着,打开免提通话。电话接通后,男子冲着电话“喂”了几声后一把夺过记者的苹果手机,转身就要跑。还好记者已有了心理准备,用另一只手一把拽住男子衣服,并抢回苹果手机。见到记者想找人帮忙,该男子使劲挣脱后跑了。
安全感常常是错觉,遭遇犯罪是概率问题
相信这些经汇总的信息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它们还只是被媒体关注并公开报道的部分,无疑是现实生活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继续搜索,或者到现实中进一步了解,相信对安全感的认识会有改变。
曾经在美国做过警察的编剧郑三炮(范昕)几年前在接受《战斗生存》杂志采访时,讲到中美两国安全感的对比:
“十几年前我走出肯尼迪国际机场,住进纽约的小旅馆。躺在床上,大概每隔20分钟就听见刺耳的警笛划破夜空,虽然不知道那是来自警车还是消防车,但我确定发生不好的事情。纽约的初夜让我十分紧张,仿佛陷入战地。几年前,我回到国内从事影视,这里都市的夜晚,和大洋彼岸一样辉煌,却独少了警笛和直升飞机的轰鸣。这反而让我这个当过美国警察,养成战术意识的人产生安全危机感。是的,听不到警笛声反而让我觉得不安全了。”
“因为在彼岸,警笛声在提醒我:任何时间,巡逻的战友距离我仅仅是1.5分钟的距离,遇到紧急情况,5分钟内就会有5、6辆警车出现在我的周围。更让我放心的是,本地犯罪动向是完全公开的。居民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体上可以了解案发时段、地段以及案件类型和发生方式,甚至你能够知道某类刑犯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而做出相应的预防。但是这些都是中国居民所无法拥有的"豪华福利"。”
“作为执法人员,以我的良心说话而不是危言耸听,在中国都市的安全感是低于洛杉矶地区的。这里的"安全感"不是指犯罪率的高低,因为在中国往往只有极个别的人掌握真正的犯罪动向。我说的"安全感",是指普通居民在没有主动自我防卫的前提之下,从社会得到的安全保证。比如在洛杉矶,除了各别地区,多数地方是没有安全门和铁窗栏杆的,99.9%的社区没有保安人员,而我们这里,保安、安全门和铁窗几乎成为必需了。”
认清生活的真相,时刻警惕与犯罪遭遇的一刻
普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无法想象凶案会发生在身边,无法想象人生可能因某个不期而遇而一夕改变。只有当凶案成为公共事件,人们才能意识到凶险的切近,但还是很少有人会认为,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近期媒体照例进行了各种安全防范提示,这些道理好像人人都懂,但是人人都觉得自己遇不上也用不上。
郑三炮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的脑子总是充满美好的幻想,而往往缺少对坏情况应变的准备。比如人们对自己中奖总是怀有期待,却鲜有对遭遇罪犯有所准备。美国的执法训练告诉我,不管你是谁,在生命中往往会有一刻与犯罪行为交汇,你要么与罪犯擦肩而过,要么与他狭路相逢。不要想着自己会比其他人幸运,这种人不存在。”
事实是没有人能彻底消灭犯罪。犯罪成因复杂,消灭犯罪动机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强大的公安力量,也都不可能完全消灭犯罪。就算今天城市里摄像头等硬件投入已经很大,但也不能完全阻止光天化日之下的罪行。这些都是历史所证明的现实。反而世上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恶性犯罪的牺牲品,这是概率问题。这个概率又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数量,时间,节气等等都是重要因素。不管你来自哪里,在漫长的一生中,这概率实际大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漠视。
很多网友的观点延伸太远,成为立场之争,已经脱离实际。
认清生活的真相,承认现实中的阴暗和人性中卑劣的部分,不做无知的羔羊,不诉诸政治正确的空话,减小恶性犯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拒绝成为受害人,就应该是女性和每一个人的必备意识。老话讲,“出门在外,财色不外露”,这类人生经验,不一定经得起政治正确的考量,但是它们是管用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未来也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