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讯本月10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董浩突然出现在醴陵,出人意料地创办了一个“东豪瓷社”,并宣布要为醴陵瓷代言,这让人们倍感惊喜,同时也带着一些疑惑: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突然如此热爱醴陵瓷?
带着这些疑问,10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东豪瓷社,与儿时的偶像董浩叔叔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也因此看到了大家都不是很熟悉的董浩叔叔的另一面,他作为陶瓷艺术家的那一面。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董浩叔叔亲切幽默,富于个性的风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浩看着刚刚完成的作品,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慈爱。
艺术家董浩来啦
作为央视知名节目《大风车》的主持人,董浩叔叔陪伴无数孩子走过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而他的私人生活却鲜为人知。
董浩的父亲董静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已是京城著名书画家,他小时候曾把田黄石印章拿来画“跳房子”,“文革”时把家中藏画烧了两天两夜。受家庭的影响,他师从《开国大典》的创作者董希文先生,自5岁起开始学习油画、中国画,此后50余年从未间断,这些年来也办过不少画展。他还曾笑言,主持是他的副业,画画才是他的主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本月10日刚刚成立的东豪瓷社,就已经摆满了他创作的精美陶瓷,这些作品题材各异,颇有致趣。
董浩说,“我是从七八年前开始接触陶瓷创作的,刚开始是在景德镇画瓷,来了醴陵尝试过釉下五彩之后,就老惦记着这块热土了。在纸上作画和绘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很喜欢当笔在瓷胎上行走时的感觉,有些在纸上不好表现的效果,在陶瓷上却可以表达出来。同时,因为窑变会导致和画的时候很不一样的效果,还会有一种期待。”
其实,记者一到东豪瓷社时就吃了一惊,当时有十来位阿姨在瓷社门口的小广场上翩翩起舞,但响亮的音乐并没有打扰到董浩,他笑呵呵地说,“这样多棒,我就跟她们一起,跟着音乐边摇边画。”对于他来说,创作常常是忙里偷闲,随时都能静得下心来。与此同时,在带着老顽童般性格的他看来,创作艺术亦是一种游戏。
抛开作为一个名人的诸事繁杂不说,董浩坚持创作也并不容易。因为当过38年的记者,加上常年的主持生涯,他落下了职业病——严重的静脉曲张,双脚都肿胀不堪。医生要求他卧床静养,但他在醴陵只要一拿起画笔,就能一口气站到晚上。有一次,他在伤腿上贴了4块药膏,等撕下来时,有的地方都已经烂了,他仍旧坚持着。
他“爱上”了醴陵瓷
董浩在与醴陵市签订瓷社项目的仪式上发言说,“各种各样的活动我都主持过,但作为一个董事长来发言还是第一次。而且是在离我出生地北京这么遥远的醴陵,我觉得这就是缘分。我跟醴陵结缘是在七八年前,那时候我就知道醴陵非常了不得,有2000多年的制瓷史,釉下五彩瓷是‘瓷中钻石’。”
“我觉很有意思的是,醴陵瓷只有在醴陵烧制出来才有这样的品质,很久以前北京、南京等地就有人引进醴陵的技师过去烧瓷,但都没有在醴陵烧制出的品质好,这就有点像醴陵的菜,把它拿到北京去,用北京的水炒就不是一个味道了。所以我老得来醴陵享受画瓷的乐趣,本来也没有想要在这扎根,结果被我们瓷社的总经理醴陵人凌俊猛十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虽然我是被”逼上梁山“,给”绑架“过来的,但是我感到很快活。”他还说,“这个月之内,我就来了两次醴陵,拿出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潜心创作,这恐怕在我一生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董浩还说,“醴陵人民太热情了,我也没有想到醴陵市委市政府会这样重视,相信有这样的父母官,唤醒有2000多年历史的醴陵瓷,让它重振青春并非不可能的事。我虽然不是醴陵人,但是我会把我的后半生都献给醴陵瓷。”
他要让醴瓷登上国际艺术殿堂
与一般到醴陵浅尝瓷绘创作的艺术家不同,董浩为醴陵瓷想了很多很多。
“醴瓷的辉煌过去对今天的醴瓷是好事,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限制,如果艺术老不去创新,就意味着死亡。我们不能永远躺在毛瓷、红色官窑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再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了。”董浩幽默地说,“世界在前进,地球村在变小,陶瓷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光有好的瓷质还不行,这就像一个知书达理的大美女老被关在地下室,给她穿清朝的破棉袄,那也不好看。你还是要给她穿合适的衣服,打扮一下,才能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我们并不否定在醴瓷的辉煌,而是想锦上添花,让醴陵瓷走出去,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张艺谋的电影、朗朗的音乐都已经走出去了,他们怎么走向世界的,我认为是两个字——观念,醴陵瓷也同样应该迈出这一步。”
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想法道,“景德镇有今天,也是得益于当年徐悲鸿、张大千等艺术家的献计献策。我觉得醴陵瓷比景德镇瓷瓷质更好,所以我为醴陵瓷抱不平。我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我有一些苏富比拍卖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艺术圈的好朋友,我会用我一生积累的人脉为醴陵瓷奔走,感染我认识的所有优秀艺术家,让他们常来醴陵,用来他们的智慧与本土艺术家一道,帮助醴陵瓷打造新理念、新气象、新符号,登上国际高端艺术品的殿堂。”
“我不是来挣钱的,我们想做大文章”
在采访当中,董浩的眼睛大多数时候就没有离开过他即将开始创作的大瓷胚,他对于醴瓷创作的痴迷,可谓一目了然。
而说起东豪瓷社,董浩更加是信心满满。“我的热情,醴陵市政府的支持,还有醴陵人民的期待形成了东豪瓷社的诞生。虽然东豪是一个小小的简陋的瓷社,但我们想做的文章是很大的。我想创作的是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陶瓷。东豪瓷社将对器型、釉色、创作风格等等进行研讨和创新,我想用我们实验来解决那些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问号变成叹号。”
他对记者坦言,“对我来说挣钱是很容易的事,我到醴陵来也不是为了赚钱的,我今年59岁,明年就要退休了,今后我会把尽可能多的精力用到东豪瓷社上去,等到有了”研究“成果,我就会贡献出来,与所有醴陵瓷业的同仁一起分享。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所以我为什么推掉了台里的好多事,拖着病腿在这画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看到东豪瓷社打造的全新的高端艺术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