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张家界站10月22日讯 又到“国考季”。据媒体报道,为期10天的2016年度国考报名如今已过半程,截至19日17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32万人报名本次国考,最热岗位竞争比达1430:1,不过,仍有1300余岗位至今仍无人报考。两个对立数据放在一起,如此冷热不均,想要不成为谈资,都没有可能。(2015年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分析岗位冷热不均的现象,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与“虹吸效应”有关。此次国考报名,发达地区热门岗位报考人数多,而边远艰苦地区的职位几乎无人问津,“虹吸效应”导致国考报名中出现严重冷热不均的现象;二是与国考“变脸”有关。仅面向体制外招录,是2016年国考招录政策上最为显著的变化。由于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许多考生认为此次国考竞争性比以往弱了许多。对待国考冷热不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削削门槛、降降温度,把把脉、治治病。 岗位之间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均主义,但如果不同岗位之间,存在着过大的差距,却不容小觑。有网友提出,很多受到冷落的岗位,自己其实挺有兴趣,但由于门槛过高,没有报考资格,只能“望岗兴叹”。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公务员招考,“门槛”设置是一门科学。如果门槛太高,则可能把人才阻挡在外,而且会助长当前愈演愈烈的重经验轻潜力、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倾向。同时,艰苦地区和基层工作经验,是青年了解国情、接上地气的最佳起点,也是实现个人抱负、融入时代潮流的必要路径。如果没有一点“坐穿冷板凳、跑成泥腿子”的心理准备,还是趁早放弃报考公务员吧。
在就业多元化的今天,对于国家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也无须大惊小怪。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每个职业岗位上,都能够发光发亮。对此,我们应多择业观、价值观上加以引导,让年轻人对于就业和各自的特长有准确的认识,根据自身特点出发,科学制定职。让人欣慰的是,在就业多元化的今天,除了报考公务员外,还有很多年轻人投入到各行各业中,一样为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信,给公考削门槛、降温度,公务员考试将制度化科学化,更多有志为人民服务的年轻人也将有更多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