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勇带队来泸溪岩门溪“认亲”
红网泸溪站
 
10-19 16:03

红网泸溪站10月19日讯(通讯员 王芳)“养女不嫁黑力界,山地十种九不熟。只见栽秧不见谷,一家大小饿的哭。”泸溪县浦市镇岩门溪村是典型的移民村,特别是山顶的黑力界组,过去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从浦市西北部进去,还需半个多小时车程。公路盘缠在险峻的山坡上,是岩门溪和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总人口2232人,全村耕地面积1728亩,人均耕地不到1亩,全村低保对象182人,纳入精准扶贫193户, 60岁以上的老人308人,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居住分散、自然条件较差的移民村。

自从县委办带队的工作队在这里驻队后,村里变化大。只见一栋栋新房如雨后春笋,一排排路灯如卫兵一样守卫着山旮旯里村庄。红灯笼挂起来,村民们在宽阔的广场上跳起了舞,寂静的小山村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这次我们主要是来‘认亲’的,看看联系户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为他们想办法。”10月13日,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带领县委办、县扶贫办、县移民局及县民政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来到扶贫联系点岩门溪村开展“一进、二访、三联”活动,通村气,接地气。

“老乡,你喊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了?”走进村边的一名农户家,杜晓勇与村民热情地攀谈起来。

“我叫王元清,今年72岁了!是养猪专业户,这个养猪场就是我搞的。”看起来只有60岁左右的模样,当书记问他为什么保持得这么年轻,王元清沉吟半晌:“这里空气好,空气有营养!”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原来王元清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以前养700多头牲猪,也是夫妻二人在养,没有请工人。今年出栏110头牲猪,有20万毛收入,4万余元纯收入。

杜晓勇在养猪场里与王元清促膝交谈,详细询问牲猪养殖情况。原来由于近几年接连受到猪生病及市场的影响,这个养殖户已亏欠30余万元,现在市场回暖了,想要扩大牲猪养殖规模却受到资金限制无法开展。

“现在有个好政策,贷款贴息,银行贷款政府衔接,你贷款,我帮你出息钱,你干不干?”杜晓勇问道。“账我还,肯定还!”王元清一听非常高兴,马上接过话头,“要搞就搞大点,我想扩大栏舍,增加种猪,还要搞饲料加工。”

“当前你最急切的愿望是解决哪个问题?”杜晓勇问道。

“最急切的是要增加种猪,”王元清答,“我现在只有13头白种猪,准备增加10头种猪,还准备搞铁骨猪。”

杜晓勇交代他与畜牧局衔接,把栏舍打扮下——保坎、排粪沟、石棉瓦,再报个项目,明年上半年才有钱来,再搞个饲料加工。现在启动5万元贷款,先增加几头种猪。明年出栏500头,加存栏共600多,可与县扶贫办、浦市镇党委政府联系。“明年到你家喝杯酒来,不喝酒也喝口水。”

“好!别看我72岁了,每月要吃上40斤米,喝上20斤酒!就是自家酿的30度的米酒。”王元清笑呵呵满口答应。

“你们家有几口人?”“家里打算做点什么?”“生产有什么困难?”……当天,在驻村第一支书杨远涛的带领下,杜晓勇还来到肺癌、糖尿病张爱英家里,鼓励她积极生活,勇敢面对病魔,并根据她家的情况,为他家免费赠送10头猪仔,希望通过养殖争取脱贫;还到村民叶国祥的花卉苗木地里,为他的苗木销路和扩大发展问需献策。每到一处,杜晓勇都详细询问贫困户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户的不同特点,与随行人员积极想办法,献计策,让贫困户早日能够脱贫致富。

“以后大家还要常来,要帮助‘亲戚’们尽快富起来。”回程的路上,已是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