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出实招:溆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怀化日报
 
10-12 15:06

\

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溆浦县启动农网改造“三年清零”行动。今年计划完成35个行政村农网改造计划。(通讯员 摄)

怀化日报10月12日讯 今年是我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深切缅怀她的丰功伟绩,追忆她光辉的一生,传承向警予同志不屈不挠的革命气节、群策群力的群众思想、亲历亲为的务实作风,全面推进“振兴工业、提升农业、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和县城综合提质改造“两大主战场”攻坚战,在“奋力创新业、建设新怀化”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即日起,本报推出“传承警予风范践行‘三严三实’”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新变压器已经启用,到组到户的主线路都已完工,就等入户安装新电表了。”9月28日,溆浦县均坪镇老屋场村党支部书记向英花高兴地告诉记者,该村属贫困村,总人口864人,其中贫困人口308人。今年,县里投入160万元对该村进行了农网改造,村民不出一分钱就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溆浦是人口大县,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贫困面广程度深,基础薄弱难度大,生态脆弱灾害多,产业滞后层级低,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该县严格按照“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四个一批”和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苦干实干巧干三五年,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要求,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吹响了新一轮精准扶贫的冲锋号。

摸清底子,招招戳准“贫穷根”

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问题,也是第一要务,必须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对象识别、脱贫对策、目标步骤、结对帮扶、信息台账、监测管理精准到户到人。

为确保国家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该县从贫困人口识别开始,严把户主申请、小组提名、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五道关口,共识别贫困户5.54万户,贫困人口16.53万人,识别贫困村177个。为真正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困难家底搞实,把贫困原因核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县有信息平台”,今年,该县组织全县43个乡镇对2014年识别的贫困人口进行复查复核,共剔除不符合条件的1120户3732人,按照程序补录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1052户3560人。该县九溪江乡在开展贫困对象复核中,发现该乡华荣村1组段自会一家近3年修建了新房,且家庭收相对稳定,根据相关规定,将其列为剔除户,并将3组身体多病,家庭确实贫困的邓中安一家重新纳入了贫困户,经过公开公示,得到全村群众一致认可。

盘清了“家底”,还需要画好攻坚路线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溆浦县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为统揽,制定了《溆浦县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明确了产业扶持、生态移民、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基础设施、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引领10大到村到户行动,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有目标,致富有方向。

为改变过去救济式扶贫工作方式,溆浦县还制定了贫困村分类指导差异扶持工作方案,将全县所有贫困村分为生存困难型、发展受限型和潜力可挖型,根据各村特色,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扶贫政策,保障实现“两年脱掉贫困帽,三年走上小康道”目标。桥江镇槐荫村村民黄孝平虽然是贫困户,但有一定的致富能力。自2013年起,该县就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引导其发展黑木耳种植,已成功脱贫。今年,他还申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该村8户贫困户种植黑木耳37亩,预计增收50万元。

结成对子,人人出力帮乡亲

结对帮扶落地快,精准扶贫成效高。今年是溆浦县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县177个贫困村都安排了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一对一结亲,点对点对接,面对面帮扶,形成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大推力。

木溪乡田儿冲村地处高寒山区,海拔800多米,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落后,是一个“一脚踏三县”的边界穷村。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提出了“基础设施先行、产业发展推进、政府指导帮扶和农户自愿参与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现已硬化了村级公路,实施了农网改造和群众安全饮水工程,村子一年巨变,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大增。“‘结穷亲’更要‘帮穷亲’”市扶贫工作队队长龚小栋说,发展条件改善后,该村正筹备建立两个800多平米的大型养牛场,由养牛专业户刘克军、向仁作领引,采取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养牛产业,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收益,摘掉贫困帽子。

人人都有“责任田”,结对帮扶“实打实”。根据“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要求,该县建立了扶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在全县推行领导干部蹲点扶贫制度,委派80个扶贫帮扶工作队,从县直机关和乡镇选派160名优秀干部深入到扶贫点开展帮扶指导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同时,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成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部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绩效考核,建立扶贫攻坚年度述职考核制度,有效强化了各级抓扶贫攻坚的责任。为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体育局、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及省财经学院和市检察院、市财政局、市安监局等18支省市扶贫工作队,也进驻北斗溪乡坪溪、洑水湾乡新田岭、两江乡朱溪、黄茅园镇树凉、双井镇伍家湾等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让贫穷留子孙,发展教育是根本。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溆浦县建立科教培训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对贫困家庭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学生,全部纳入“雨露计划”,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制定了到户到人的教育培训计划,对困难群体实行分层次培训,精准到户,授课到人。“人才传帮带,群众致富快。”溆浦县就业局局长周鹏介绍,针对贫困群众的实用技术和创新创业意识培训,该局还开展以“哪里有培训需求、就去哪里培训”为主题的送培训下乡活动,将培训场地搬到边远山村、乡镇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三年来,该局共已培训各类城乡劳动者5千余人。

开对“方子”,家家小康在眼前

打好基础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溆浦县紧盯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水、电、路、讯、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的要求,加大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信息通信、环境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示范村创建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从根子上斩断“穷根”。2014年,该县还先后启动了县乡公路断头路“三年清零”和农网改造“三年清零”行动。今年,该县对江口镇经洑水湾乡白沙村通往辰溪县仙人湾村的5公里断头路进行了改造,不仅增进了溆辰两县经济交流,受惠群众多达8万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波介绍,今年来,全县共实施县乡公路断头路项目17个,改善贫困地区道路出行状况85公里。

产业不强,村子难富。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在处理扶与被扶的问题上,溆浦县不仅“雪中送碳”,更注重“授之以渔”。为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溆浦县坚持“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对贫困村集中且同质性强的片区,实行连片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开发项目,实现跨村、跨乡联动。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文件”的标准,对黑木耳、南竹、溆浦鹅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种养基地、开发产品加工、发展合作组织,让更多的群众在产业链上受益。洑水湾乡白沙村山地资源丰富,通过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引导成立了淳香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柑桔产业,吸引周边4个村1400多名贫困群众加入。沿溪乡贫困群众多,经济发展滞后,依托该乡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贫困人口为帮扶对象,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实行保护价收购,按人平400元的标准进行帮扶,在沿溪乡16个村发展黄柏、多穗珂等中药材3200亩,帮扶扶贫对象720户3050人,实现了整乡推进。

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脱贫致富的“药引子”。为保障每一笔帮扶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溆浦县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改、用途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其功”的方式,进一步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集中,切实发挥了扶贫项目、资金“1+1>2”的整合效应。同时,充分运用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推行“公司+银行+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有经济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担保,金融部门授信,种植农户贷款3至5万元,扶贫资金贴息的办法,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投入资金难题。县扶贫办主任米久旭介绍,截止9月底,全县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097万元,落实项目1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