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零陵古驿道 这个周末约起
零陵发布微信公众号
 
10-10 10:50
  • 驿道又称驿路、官道。它是中国古代交通主通道,其显著特点是:星罗棋布,形成网络,沟通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使政令通达,军报快捷,民情流畅。(古零陵境内主要的古道遗存包括湘粤驿道、湘桂驿道、潇贺驿道。)

  • 湘粤湘桂驿道,又称湖广官道,始建于周楚,其走向是从楚都郢分两路南进:一路走油江(今湖北公安)、涔阳(今澧县、临澧)、临沅(今常德)至长沙,再南向郴(州)、永(州),以通连(州)静(桂林),这是主道;另一路为蒲圻经巴陵(岳阳)至长沙,再南接衡阳至郴州或永州。

  • 辉煌了千年的驿道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地或被毁灭、或被淹没、或被掩埋,至今只留下点点滴滴的遗址。零陵驿道还有迹可寻吗?根据《湖南交通古文化》有关零陵境内的驿道的介绍,小编今天带领大家寻访历史上著名的“湘桂走廊”,在零陵古驿道上采撷几朵小花,拼成一段驿道站点图。

  • 看着这张张古道图,千年的梦幻恍然如昨,远逝的古人,正束发披衣,从驿道上走来,仿佛听到了荒草在传唱远古的沧桑,听到了铺路石上马蹄的疾响,看到了车来人往的踪影……

  • 湘粤古道全线走向之一为澧阳—常德—益阳—长沙—衡阳—郴州-桂阳-临武-宜章—广州。汉初重臣陆贾(约前240~前170)两次出使南越皆取此道。三国时,刘备得荆州后,取长沙、零陵、桂阳(今郴州)三郡,其进军路线亦由澧入境。之二是《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撰)记载的京都南行驿路:自长安出发,由岳阳入湘境,经长沙、衡阳、郴州,至粤境韶关,全长计1790里。

  • 湘桂驿道始建于秦。清光绪《东安县志》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东安修筑驿道,并在马铺塘(今紫溪市)设驿站。   湘桂驿道由永州府大西门经枫木铺、茅栗铺、黄田铺、双牌铺、磨车铺、石溪铺、土马铺、独田铺,至枣木铺驿站,抵广西全州界,湖南境内长37.5公里,路面宽2~2.5米,全程用青石板或河卵石铺砌。

  • 节孝亭位于永州市区潇水河西柳子街口,湘桂古驿道上,是西出永州古城的重要驿亭。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为翰林院诗诏邑人熊学礼奉旨为其母守节敬孝而建。2003年公布为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亭是宣扬仁义节孝的上佳地方。如位于湘桂驿道上的零陵节孝亭。

  • 楚粤亭位于湘桂古道要隘,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近洞里村清塘坳上。亭北是湖南永州,亭南属广西全州。始建年代不详,民国17年(1928)重修。该亭为石木结构,石墙、木梁、青瓦,开有三门。南北长9米,东西宽6米,高6米,南北券门上刻“楚粤亭”。其石刻门联入选《中国亭台楼阁楹联精选》。北门联:“楚水在潇湘,此下清塘堪媲美;粤山壮风洞,斯中爽气可同休”。南门联:“楚江观北海,好润心田;粤岭壮南天,宜舒眼界”。

  • 接履桥位于零陵区接履桥镇,湘桂古驿道上。始建于三国,明天启七年(1628)改建为单孔石拱桥,清乾隆六年(1741)修缮。桥长13米,宽8米 ,高4.4米,跨径6米。现存有明、清两代修缮的桥碑。

  • 平政桥位于零陵城西门外的潇水,湘桂古道上。始建于元代,取君子平政之义而名,亦称黄叶渡浮桥。湖南历史上著名的浮桥有始建于宋代的醴陵渌水浮桥、道州潇水济川桥,始建于元代的零陵潇水平政桥。该浮桥是古城永州向西进入“湘桂走廊”的必经之处,后桥废仍设舟渡。明万历年间,永州府司理林妆诏首倡建桥;经郡伯叶万景、少府张守则等会商上报,获准后,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建,用28只木船等距离排列成行,两船间架杉木为梁,上铺木板,再以铁链将船梁串联。

  • 潇湘楼在城北潇湘二水合流处萍岛的东岸,是一座千年古建筑,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化底蕴。最早建于唐代,五代以后湘口驿站驻此,清康熙年间,因湘口驿迁于城内,楼遂塌废。潇湘楼是古人游览潇湘必登之所,刘禹锡、柳宗元、沈辽、范成大等名家游此均有题咏,宋范纯仁贬居永州期间,登此楼题额“江天一馆”,故又称“潇湘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