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四大扶贫”扶出一片新天地
团结报
 
09-28 09:23

团结报9月28日讯  9月26日,秋高气爽,记者来到凤凰县腊尔山台地的追高鲁村,只见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直通农家,一块块流转成片的产业园硕果累累,一幢幢青瓦土砖木门窗的特色民居掩映青山绿水间……这一幅幅喜人的图景,正诠释着该县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新成就。

近年来,该县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采取“四大扶贫”措施,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打通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开创了扶贫攻坚新局面。据统计,仅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余人;2015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3757元,比增11.32%。

产业扶贫助增收

该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腊尔山片区,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水果药材产业、蔬菜产业和养殖产业,以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目前,该片区种植烟叶2万亩,新开发蔬菜基地3400亩、杜仲基地2200亩、水果基地4500亩,培植养殖大户12户,初步形成烟、菜、药、果、养五大产业,基本实现人均1亩产业开发规模。在山江片区,按照建设中国武陵山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要求,突出以苗族文化主题,推进山江风情小镇建设,实施凤凰古城堡、古村落、古遗址保护工程,打造长潭岗天龙峡自然风光游、拉毫营盘———黄丝桥古城兵战文化游、山江———老洞———竹山民俗风情游三大板块,实施“八公山片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在项目区5个乡镇23个贫困村开展综合扶贫,探索旅游扶贫、产业标准园建设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等新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金融扶贫促发展

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参与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把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扶贫攻坚主战场,打造贷款到村到户的新平台,年投放产业扶贫专项贷款3000万元以上,每年确保新增金融产业扶贫贷款增幅达20%以上。同时,推动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扶贫经济组织贷款的全面开展实施,积极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资金保障,探索出“银行+融资平台+企业+农户”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新模式,为从事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经营生产加工等产业的贫困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扶持,开设专门金融信贷产品,包括“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扶贫经济组织贷款”等。大力实施金融便民工程,在24个乡镇设立了金融机构网点,2014年发放小额支农贷款5000万元,扶贫贴息达500余万元。

教育扶贫提素质

该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优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的教育。2014年本级财政教育投入2.67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25.67%,比2013年的25.33%提高了0.34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热情,促进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该县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农村教师津补贴。2013年,预算安排农村教师津贴增加到982万元,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岗位津贴分别增加了400元和600元,最偏远的腊尔山片区村小和教学点发放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1000元和1200元。同时,积极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现代农民,对150个贫困村450名村主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组织专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技术指导。2014年来,共印发农业技术资料6.75万份(册),举办培训班1404期,技术指导4816次,培训农民19.1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对口扶贫激活力

抓住郴州市对口帮扶凤凰县机遇,实施了沱江小学修建“郴州楼”、“郴凤友谊桥”等项目;促成资兴市对口帮扶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事项;成功对接了人才扶贫项目,每年选派20名干部赴郴州挂职学习,首批10名干部今年9月中旬入郴州学习。选派229名优秀干部组成102个驻村扶贫工作组,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扶贫,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队员全覆盖。抓住中石化集团对口扶贫凤凰县机遇,获得中石化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先后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项目100余个,极大促进凤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孤儿助养计划”投入资金11.64万元,按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资助孤儿97人。出台了《关于加快凤凰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以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全县工商企业主转型从事农业产业开发的企业达100多家,从事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产业开发项目356个,以企业带动的模式支持精准扶贫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