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9月21日讯 区位独特的蓝山,不仅是湖南、广东两省和永州、郴州、清远三市的交界地,而且还与临武、嘉禾、宁远、江华、连州等五县交界。边界线长面宽,县乡村之间山水相依、田垄交错。过去,这20多个边界村因与周边县的村争山、争水、争田、争土及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异常激烈,严重影响了蓝山社会秩序稳定,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如今,这些民风彪悍的“边界村”、“失控村”一改过去恶习,不争山水不打架,只搞建设奔小康,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文明村等。昔日边界的“争吵线”、“矛盾线”变为促进发展的“经济线”,边界友好的“和谐线”。
为何会发生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9月15日,笔者深入边界村探寻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缘由。
上清涵:依法治村,经济兴村
上清涵村与临武万水乡交界,全村730多户,3200多人。9月15日,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蓝山县新圩镇上清涵村支部书记廖明知感慨地说:“村民不仅与县内邻村的人因山林权属纠纷经常打架斗殴,而且还因交通事故、开矿等原因时常与临武县的人发生械斗、群殴等,严重影响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廖明知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村规民约》,经常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村民大会和青年座谈会,教育大家遵纪守法。2012年,党员廖某在村里仗势欺人,民怨极大。廖明知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劝阻,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按程序开除了廖某的党籍。2013年,廖明知顶着各方压力,亲手将4个“溜麻古”的村民扭送到强制戒毒所戒毒。
邪气压住后,正气上来了。于是,上清涵村开始发展经济。村干部带头种植烤烟、建炮筒厂,多方引进商家企业,鼓励村民跑运输、搞养殖,发家致富。2011年来,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成立烤烟种植合作社,培养种植大户8户,每年种植烤烟1200亩以上,交售烟叶4000担以上,全村人均增收1100多元。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村支两委又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引进4家年产值近3000万元的炮竹厂,带动形成15家下游企业,就地安置富余劳动力近500人,村集体收入每年达到24万元。
同时,村里还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为养殖户牵线搭桥,邀请技术员上门服务。目前,全村有黑山羊、淡水鱼、生猪等养殖大户7户,运输大户13户,水果种植大户6户,户平年纯收入达4万元以上。
村安民富后,上清涵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400万元,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安装路灯、绿化亮化村容,并启动实施了河堤整修和沿河风光带建设。现在每天晚上,上清涵村沿河两岸流光溢彩,广场上跳舞、唱歌的节目热闹非凡。
如今,上清涵村已嬗变为村风文明的新农村:村民主动拆除空心房支持村庄建设,村里的打工青年和经商老板争先捐款募集建设资金百余万元,村里公开奖励考上大学和报名参军的青年等现象蔚然成风。2012年,上清涵村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大洞:和谐旺村,产业富村
蓝山县大洞办事处与郴州市嘉禾县塘村镇交界的村有大洞、梅溪、上奎、观洞、里田等5个村子。过去这些边界村是有名的“火药桶”,被省政法委挂牌列入重点整治地区。
蓝山县委、县政府认为要彻底根治边界纠纷,必须走出一条稳定促和谐、和谐促繁荣的新路子。蓝嘉边界各自资源优势明显,处理好边界双方纠纷,就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能带来边界繁荣。“对接嘉禾塘村,发展大洞经济;化解历史渊怨,共建和谐边界”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大洞办事处形成。
接着,蓝山县出台了综合治理边界社会稳定的“五联”(联防、联调、联治、联打、联谊)机制和“五建”(抓基础设施、民主法治、村级组织、主导产业、边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举措。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纠纷不断的“边界线”,成了增进两县文化交流的“友谊线”、经济发展的“互补线”,大洞办事处彻底甩掉了省综治委挂牌整治的牌子。从2006年开始,蓝山县和嘉禾县每年都举办一次蓝嘉睦邻友好联谊会,共建“和谐边界线”,现已成功举办9届。
现在,大洞办事处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大洞村的变化更是让人称赞。近年来,大洞村通过大力发展以黄花梨和生猪种养为主的一产业,以铸造、锻造为主的二产业,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三产业,全村总产值达9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势发力的格局。
在种养方面,大洞村万余亩以黄花梨为主的水果基地,年产各类时鲜水果1200万斤。为使水果品质更佳,村里建了一批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化生猪标准养殖场6个,采用“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近万头,年产值1500万元。
为打造品牌,促进销售,大洞村还成立了“舜源”和“鸿富”两家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经营”的“五统一”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做广告宣传和推销产品,今年已通过合作社销售5000吨水果,解决了卖果难的问题。果农们还将一些果实加工制作成果脯和酿造“梨花海”酒,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大洞村依托紧靠湘南小五金集散地郴州市塘村镇的区位优势,创建了大洞工业园,整个园区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主要生产农具、刀具等产品,拥有16个注册商标,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近年来,该村又成功引进了钜铭精密铸造、刀王刀具等高科技企业。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发展到年收入20万元以上。
每年三月,大洞村数千亩梨花竞相开放,如梦如幻。蓝山县连续三年在该村举办梨花节,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10多万人前来赏花观光,大洞村万亩风情梨园被媒体评为“中国十大赏花基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蓝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每年梨花节期间,大洞村的村民在自家门口当起了“老板”,办农家乐,卖梨子酒、梨脯、油茶粑粑等土特产,年年都赚个金钵满盆。
而今,富裕起来的大洞村,又开始给村民集中建公寓了。“一栋五层8户,每户住房160平方米,车库、杂房40平方米,剩下余地都用作绿化,俨然就是城里高品位的小区设计。”村民唐玉山笑着说,“由村里统一组织集中建公寓,不仅建出来的房屋整齐漂亮,而且可使我们的建房开支节约不少,建房、料钱、地基钱保守估计每户可节约20来万元,这在以前是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