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晚报记者拜访常德会战“活字典”
常德晚报
 
09-16 15:11

70多年的烟云过去了,要寻访常德会战中的点点滴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之前记者在鼎城区采访时,该区党史办主任高建良提到了一位名叫周询的老人,周询退休前在鼎城区政协工作过,对常德会战有过研究,“你们如果找到他,一定有收获。”

昨日上午,几近周折后,我们在市城区西园小区附近的一栋两层小楼里找到了周老。周老说,1943年战斗打响时,13岁的他还是隽新中学的一名学生,来自城区的同学常向他谈及国军74军57师与日军血战的故事,这些故事激起了他对守城官兵的崇敬之情,也产生了要为这些将士谱写英雄故事的念头。“我是常德第一个真正研究和撰写常德会战的人。”白发苍苍的周老起身挪到书房,找出一本封面破损的《抗日时期常德会战》,“这本书是我参考了国内外60本相关作品写成的,1991年出版,现在买不到了,之前很多人找我要,我都没给。”看得出,周老对这本付出了心血的作品,十分珍惜。

仔细翻看手中的《抗日时期常德会战》,记者如获至宝。全书不仅对常德会战的经过有详细的描述,更有“侵常企图”分析日军进攻意图、“管见数则”阐述国军战局中失利因素。出版后,这本书也成了后来写常德会战历史作家的重要参考史料,如张晓然在《八千男儿血》中就有4处提到周老或引用周老书中观点,在264页,他写道:“要写常德会战,不找周先生不行,他简直就是部常德会战的‘活字典’。”

交流中,记者提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石门桥修建飞机场的事件。周老想了一会,从书堆里翻出他的另一本专著《常德史海拾贝》,打开书本,老人家研究撰写的文章《常德飞机场两修两破纪实》赫然在目。

今天,我们将沿着周老的指引,前往石门桥,寻访曾经修建战用飞机场的老人们,了解机场边建设边被毁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