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故里礼乐全国巡演 首站定在浏阳
浏阳日报
 
09-15 15:51

14日,山东邹城邹鲁礼乐开启全国巡演,首站定在浏阳——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宋代祭祀乐舞展演、山东邹城与湖南浏阳文化交流座谈会、《礼乐邹鲁》大型礼乐文化剧表演等三大主题活动接连上演。

“邹鲁礼乐与浏阳古乐一脉相承,这次文化交流活动是两者的一次深入交流。”邹鲁礼乐团团长米怀志称,全国巡演首站选在浏阳,出于对浏阳古乐的仰慕、对荆楚文化的向往。

对此,浏阳市文化馆副馆长、浏阳文庙祭孔音乐传承人王娜娜表示,“邹鲁礼乐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宋代祭祀乐舞表演

带来不一样的古乐

上午9点半,随着执事官一声“启扉——”,浏阳文庙的大成门缓缓开启,宋代祭祀乐舞表演正式拉开序幕。

由大成门向大成殿,两列行进的仪礼表演人员中,走在前面的是身穿黑色衣服的16名舞生,紧跟其后的是身着黄色衣服的7名礼生,然后是着红色服饰的主祭官和2名陪祭官。

“开户”声起,大成殿的大门打开。《凝安之曲》声声悠长,主祭、陪祭、舞生、礼生等就位,完成迎神、奠壁、初献等祭祀做礼部分。其间,主祭官跪念祝文,武舞者手持干、戚,文舞者手持籥、雉尾羽,在文庙两侧的舞亭内翩翩起舞。

“邹鲁礼乐和浏阳古乐在核心部分是相似的,但由于地域差异,在音乐和舞蹈上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王娜娜表示,邹鲁礼乐团带来的祭祀乐舞表演令她大开眼界,“邹鲁礼乐在唱词、曲调、曲风等方面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大气的感觉,舞蹈则跟我们完全不同。”

在还原古制礼乐方面,邹鲁礼乐依据的是宋代礼制。米怀志介绍,“邹城是孟子故乡,历史上第一次公祭孟子在宋政和五年,相关文献对乐器、乐谱,包括宋徽宗钦定的礼乐所用服饰的图案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浏阳祭孔音乐主要依据的是清道光年间还原的古乐,雅淡和平、悦耳动听。”王娜娜提及,邹鲁礼乐和浏阳古乐中的舞蹈,都没有大幅走动的动作,显现出庄重的气质。

文化展演

《礼乐邹鲁》上演,展示古代人生礼仪

夜幕降临,在欧阳予倩大剧院上演的《礼乐邹鲁》大型演出将本次展演活动推向高潮。演出以一男一女孩童成长故事为线索,依次展示了古代“开笔礼”、“成人礼”、“婚礼”及“乡射礼”等人生重要礼仪。现场观众深受感染。

“开笔礼”拉开序幕,16名儿童身穿红色礼服,在老师的带领下展示“正衣冠”、“点朱砂”、“击鼓”、“许愿”、“识字”、“吟诵”等礼仪。

两名孩童渐渐长大,分别被授予“成人礼”。少女加发笄、发钗、钗冠,彩衣变成襦裙、曲裾深衣、大袖礼衣,预示着由朝气蓬勃的少女成长为端庄优雅的女子;少年则加黑色缁布冠、皮弁、爵弁,换玄端服、皮弁服、爵弁服,最终获得参与宗庙祭祀的社会地位。

古乐悠扬,带着观众一起穿越古今。“之前我对这种传统礼仪并不了解,现在稍微懂了一些。”市民胡娟说。“就像在看故事,好有趣!”胡娟8岁的儿子周鑫磊非常兴奋,一直到演出结束都缠着妈妈问表演背后的故事。

“目前我们浏阳还只还原了‘开笔礼’,这场活态演出带来了启发,我们也将逐步还原其他人生重大礼仪。”王娜娜称,演出的效果同样让她震撼。

文化交流

这是两座有缘分的城市

昨日下午,湖南浏阳—山东邹城文化交流活动座谈会召开。与会代表欣喜地发现,两座远隔千里的城市,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

据了解,为了考证相关史实,邹城市民间文化学者、邹鲁礼乐团文化顾问董伟与其他几位学者历时十余年,依据《四库全书》、《邹县志》、《三迁志》、《孟府档案》等历史文化古籍共同整理了“邹鲁礼乐”。而浏阳古乐的申遗之路,也整整走了10年。

“我们都是千年古县,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浏阳市副市长邓雪琴认为,邹城将“邹鲁礼乐”作为新的城市名片“走出去、亮出来”的理念值得学习。

“两座城市不仅在历史传承上有默契,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落实等方面都有相似、相同处。”邹城市副市长吴婧表示,这次巡演将开启与浏阳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米怀志(邹鲁礼乐团团长):浏阳文庙古乐器,为“全国仅存之物”。清乾隆年间,浏阳乐工邱之稑,深钻典籍,亲赴山东考察,对照古代图解和部分古乐实物,研制出完备的八音古乐,复原了早已失传的“匏”类乐器。浏阳而今又恢复了古乐,影响深远,社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