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率我省3家司法改革试点法院负责人来到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对该院有效应对立案潮、破解案多人少困局的做法进行调研。这个司法改革的非试点单位,何以吸引大家眼球?
困境:一边是立案潮汹涌而来,一边是法官忙闲不均
5月1日,《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施行。这个新规,对解决人民群众“诉难”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法院提出了严峻挑战,法官办案任务和压力陡然增加。
5月至8月,天心区人民法院新收案件3379件,与去年同比增长46.3%,净增1065件。
该院院长马贤兴说,我国80%的案子在基层,80%的法官也在基层。但基层法院人力资源配置一直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同审判业务庭之间的法官忙闲不均,法官之间的岗位交流困难。
“基层法院各庭室严重忙闲不均,累的忙不过来,闲的无案可办。”该院民一庭庭长赵静介绍,案多人少矛盾在民事审判庭尤为突出。
该院审管办主任谢利红摆出一组数据:民事法官一年人均办结120件,最高200余件,而行政庭、审判监督庭、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办案多的全年只办了40余件,少的仅办了四、五件诉讼案件。
这意味着,立案数激增后,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案多人少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破局:“3+2”模式解放审判生产力
今年初,天心区法院未雨绸缪,开始推行审判长负责制改革。
该院以“3+2”模式(3名法官+2名书记员)将72名法官和57名聘任制书记员组建成25个审判团队,分设到各审判庭下,设定法官(包括审判长)人均结案基数为100件,超过或少于办案基数的,进行绩效奖惩。契合审判权运行规律,裁判文书由原来院长、庭长行政化审批全部改成审判长签发,减少了管理层级。庭长为自己所在团队审判长,办案职能与其他审判长相同,但结案基数为其他审判长的一半即50件。
院党组动员审判庭正副庭长辞去职务,平等参与审判长竞聘。最后,48名法官参加竞选,从优遴选25名审判长。审判长确定后,允许审判长与团队成员双向选择。
除了2个刑事审判团队、5个执行团队、1个综合审执团队(办理再审与执行异议裁定案件)外,其余17个审判团队都需要办理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分案施行轮号制,以便全面均衡各团队工作量。
为激发审判团队活力,绩效考核直接细化到各审判团队,不再将庭(局)作为一级考核部门。
成效:结案数跟上新案数
增加幅度,结案天数同比缩短9.7天
通过挖潜增效,审判生产力得到解放,司法绩效大大提升。
5月至8月,天心区法院新收案件3379件,与去年同比增长46.3%;结案3022件,同比增长46.2%,结案数跟上了新案数增加幅度。而且,平均办结案件天数同比缩短9.7天,考验审判质量的上诉率、发回重审率、改判率等指标与去年持平。
唐吉娜原来是审监庭庭长,以前一年只需办结五、六件再审案。她竞选审判长后又转任为行政庭庭长,行政、民事案件都要办理,工作时间必须掐分掐秒。全院25个审判团队,为了团队间充分协作和统一裁判尺度,多次组织召集全院、跨庭和庭内3种审判长联席会议,还在审判长之间的审判长联席会议开通了微信群。有时,为了类型案件的处理,整个晚上群里都热聊不止。
马贤兴介绍,天心区法院去年全年受理案件8000余件,按照目前这种增长势头,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件。“有了‘3+2’模式,案件增长再多再快,我们也能从容应对。”马贤兴说。通讯员 彭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