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坚持生态美城战略
长沙晚报
 
09-06 10:55

长沙晚报9月6日讯 “一条河,一首歌,一座城。”浏阳人用一句浓缩的话来推介自己的城市。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城市与景区生态文明成果发布会上,浏阳上榜“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成为湖南唯一入选城市。此前,浏阳还先后荣膺“全国生态示范市”、“中国生态魅力市”等称号。

“巍巍大围山,九曲浏阳河。”上天赐予浏阳最珍贵的山水资源,并成为浏阳独特的城市名片。

然而,“生态文明城市”的评选除了生态环境“硬实力”的比拼,更是对一个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乃至民生改善等“软实力”指标的综合考量。

近年来,浏阳正是创造性地探索浏阳河综合治理开发的“浏阳模式”,并以此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行“生态美城”战略,从“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到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的优势,最终找到一条适合浏阳自身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融合之路,引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打造“湖湘宝地,美丽浏阳”。

打造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在调研、座谈时强调,长沙这座山水洲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要做好山水文章。浏阳河曲折蜿蜒、绕城不息,沿岸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美,承载着无数湖湘子弟的美好记忆。要举全市之力打造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旅游产品,搭建更多优质载体,讲述好九道湾的故事,让美丽的浏阳河从娓娓动听的歌声中走出来,使之成为长沙新的靓丽名片。

浏阳河是湘江一级支流,也是浏阳人民不折不扣的“母亲河”——其干流全长219公里,总落差252米,其中流经浏阳市境内的河段达到175.8公里,占全长的80%,流域面积为3207平方公里。

她是一条生态大走廊,发源于郁郁葱葱的大围山之巅,涓涓溪流汇聚成河,河水时而穿林涉涧,时而九曲潆洄,两岸风光旖旎。

浏,本意为“清澈、明亮”。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浏阳河沿线出现为数不少的造纸、化工等企业,大量废水排入浏阳河,给其造成严重伤害。此外,水利设施薄弱、河道滥采乱挖等问题日益凸显。

“浏阳坚决贯彻落实长沙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决不辜负天赐之美,全力做好以母亲河——浏阳河为代表的‘水’文章,让浏阳河成为长沙山水洲城文章中的点睛一笔!”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表示,在长沙举全市之力打造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的今天,作为源头与上游的浏阳必须进一步做好浏阳河的保护与开发文章,进一步加快浏阳河旅游经济带的发展,为“把浏阳河之美从歌声变为生动的现实”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2012年,浏阳委托中国社科院统筹,出台了浏阳河综合治理中长期规划(2012-2020),形成了“上游修建水库,以利调洪和生态补水;中下游疏浚河道,以利行洪和通航;两岸绿化美化,以利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

由此,以浏阳河保护治理为主线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曲,近年来成为这座山水城市的“强音”。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将大溪河、小溪河流域全部纳入保护圈封山育林。

——推进城乡统筹环境同治“新三年行动”,在浏阳河沿线22个乡镇街道开展连片治理,建设分散式饮用水保护点、散户型污水净化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示范点。

——对污染水源的造纸、食品和重金属生产等行业多次进行专项整治,目前已关停60多家高污染企业。

——对浏阳河与湘江实施同步禁渔,打响“河道保卫战”规范挖砂采石。

——全力落实“史上最严环保法”,积极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截污工程,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浏阳河上游两岸去年被强制退出的养殖场超过800户,今年初两猪场负责人因直排废水被依法拘留,成为浏阳首批依新环保法被行政拘留者。

在对症下药、重拳出击的同时,浏阳近几年更注重防患于未然,坚持环保先行,严把项目审批关。浏阳河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是不可突破的红线,建立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联审制,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落户。

2013年,地处浏阳河畔的镇头拟引进一个投资120亿元的纺织服装厂项目,投产后年利税可达5亿元,双方当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考虑到纺织业对浏阳河潜在的污染,浏阳市委、市政府反复权衡,最终否决了这个重大项目,“绝不能因为短期GDP的增长放弃对环境的保护!”

创新不断的举措,壮士断腕的决心,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坚持,折射的是浏阳决策者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的全新洗礼。

近年来,浏阳打破“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立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理念发展县域经济,倡导个性化的“绿色考核”。

浏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就将浏阳市域划分为5类生态功能区,创新建立分区治理、分类考核模式,建立了市考镇、镇考村、村考组、组考户的层层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单位及党政负责人评优评先挂钩。

“不同的乡镇街道,隶属不同的生态功能区,考核体系、内容都不一样。”浏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考核对象,重点实行生态保护相关内容的考核,如株树桥水源保护、重点地区控制环境等级污染事件考核等;对农产品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注重实施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如考核范畴分类中的农业生态类既包含了淳口、普迹等农业大镇,也包含了大围山、小河、达浒等纳入大围山生态示范区的旅游乡镇,体现了生态发展的考核导向。

七宝山乡党委书记邹芳说,浏阳的“绿色考核”可操作性非常强,考核结果应用很严格,“以前引进项目考虑最多的是能够增加多少财政收入,现在就会更多地考虑是否环保、是否富民,也会有更多的精力走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道路了。”如今的七宝山乡,铅、铁、铜等地下“老七宝”经历了阵痛后的新生,依然在为这片土地创造着财富,但其作为乡镇代言形象的角色,却已逐步为富氧区(森林公园)、纯净水(株树桥水库)、国宝树(红豆杉)等绿色“新七宝”所取代。

“随着气温攀升,湖南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酷暑模式,而大围山顶气温较市区低8-10℃,游客朋友们到大围山享受清凉请勿忘携带防寒保暖的外套,以免感冒。”8月,大围山森林公园露营音乐节的温馨提示,让不少网友大呼“简直是赤裸裸地炫生态”。

事实上,除了露营音乐节,浏阳的夏·清凉季避暑活动在这个炎炎夏日全面开花——大围山峡谷、凤凰峡、狮口战地、皇龙峡、榴花洞、黄石洞、六叠泉七大漂流任你选;大围山室外滑雪场、沙市镇瑞翔室内滑雪场让你体验冰火两重天;达浒金坑、沿溪大光洞,这些天迎来了不少带孩子溯溪、捉虾、摸鱼的家庭……

“春赏花、夏漂流、秋品果、冬滑雪。”依托浏阳河、大围山的生态资源,近年来浏阳精心策划了系列节会活动,收到了品牌和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数据显示,2013年浏阳旅游收入开始突破百亿元大关,2014年123.95亿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5亿元,增长均在 20%以上。

浏阳把旅游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浏阳编制了《浏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将建设浏阳河风情旅游带纳入未来十年浏阳旅游发展战略。

“美丽的浏阳河孕育了湖湘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积淀。”浏阳市旅游局局长谭力说。

这里人杰地灵、名流辈出。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到秋收起义“霹雳一声大暴动”;从毛泽东三次踏上浏阳的土地,两万多名烈士牺牲在革命的征程中,到“一门三院士,千古女将军”,一代代浏阳儿女谱写风流。

这里特产丰富、享誉全球。用浏阳河水漂洗的夏布洁白如银,河道中所产菊花石为世界一绝,浏阳烟花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浏阳豆豉、茴饼、花木、纸伞、竹编无不闻名遐迩。

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还有不可复制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浏阳人正在奋笔书写着“浏阳河旅游+文化”的新篇章。

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志对此深有感触。2012年,浏阳创造性地突破传统“画地为园”概念,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市战略性发展产业,建设了浏阳河文化产业园。产业园成立才3年,最近就被评为2015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

“以浏阳河城区‘一河两岸’八公里为核心区域,深入挖掘‘浏阳河’、‘浏阳烟花’等品牌价值,已构建出以‘欢乐浏阳河’群众文化载体、‘智慧浏阳河’产业实践平台、‘浪漫浏阳河’文化旅游体验为内容的‘浏阳河’文化价值新体系。”她说,现在“浏阳河音乐节”、“焰遇浏阳河”等节目已成为浏阳文化旅游产业叫得响的品牌。

奔腾的浏阳河彩练长舞,将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历史,与活跃的现代经济要素璀璨相连,形成了以其为依托的生态发展轴——东接大围山,西连长株潭,构建起“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大力引导企业、项目、资金等向优势板块、优势园区、优势产业集中。”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勋伟表示,近几年来,浏阳大力实施“产业兴城”战略,并将其与浏阳河的治理开发有机结合,根据现有交通区位、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划分了七大园区,包括国家级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产业基地、两型产业示范园、浏阳河文化产业园、花炮产业集中区、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大围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七大板块园区。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如今,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已占据了长沙药企半壁江山,蓝思科技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唯一的百亿元企业,机械制造捧回了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再制造产业基地”招牌。

即便是鞭炮烟花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也以“环保范 文化味”的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市场整体疲软的环境下,浏阳花炮出口份额仍占全国的七成,去年以来浏阳焰火先后在南京青奥会、仁川亚运会、北京APEC上精彩绽放。

目前,浏阳正在创建国家级出口烟花爆竹安全质量示范区,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金生花炮集团董事长叶金生则以81岁的高龄,仍在为国内第一条花炮机器人生产线的投用而孜孜不倦。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在悠扬的歌声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从理想迈进现实。

千年古邑,山水城市。浏阳人对家乡的骄傲、爱护和眷恋,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显山露水。

“读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非常喜欢它的开头:‘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其中的情形,与我的家乡浏阳十分类似。这里的山水和环境,历史和文化,民俗和风情,都与《雪国》一样,有着独特的诗情画意。”浏阳作家刘正初在他的《守望浏阳河》散文集中如此写道。

在浏阳,有一种栖息叫“诗意地居住”。最近,不少网友晒出典型的“浏阳蓝”图片,各种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令人称羡。当地媒体以“浏阳有多蓝?”设问解读说:今年上半年,浏阳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9.5%。

8月9日,浏阳首届“环保杯”五千米畅游浏阳河活动在城区花炮观礼台附近河段举行。70岁的汤富生说,从3岁起他就在浏阳河里游泳,这么多年一直见证着母亲河的发展,“前些年大家都不敢下水,现在河水重新清澈起来,每天下河游泳的有几百上千人。”

人类诞生伊始就逐水而居,近水而种。一座城市因水而有了万千灵动,一条河流给城市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近年来,浏阳城市规划建设以“三山一湖一河、六桥三环三路”为核心,注重挖掘浏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精神,把名河、名歌、名人、名产等文化元素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先后建成了浏阳河风光带、将军广场立交桥、多功能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设施。“未来5到10年,浏阳主城区将形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规模。”摊开规划图,浏阳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心中那首歌,最美浏阳河。”浏阳河带给浏阳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前年开始,浏阳河音乐节开唱,主打“民”星音乐节理念,启动“万人传唱浏阳河”活动,一时间,白领、农民、工人、学生,都加入到传唱行列,深圳、上海、杭州、厦门甚至远在美国等地的浏阳老乡,都通过网络参与进来。

“江海狂澜向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浏阳河还体现了一种百折不挠的浏阳精神。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去年在浏阳调研浏阳县域经济逆势增长的“浏阳现象”,并在《省委通报》刊发调研报告,赞扬浏阳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所铸造的“浏阳精神”,正是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的挑战下,浏阳再次跑出新速度。浏阳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浏阳上半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4.6亿元(长沙口径),同比增长16%,增速在长沙9区县(市)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这几年来,浏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长沙九区县(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今年8月,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公布,浏阳一举跃升至第 28位,提前两年实现“挺进三十强”的目标。

“我们将努力把浏阳河打造成一条生态之河、文化之河、产业之河、幸福之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绿色发展观引领浏阳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未来,曹立军表示,浏阳将继续实施 “交通融城,产业兴城,人才活城,生态美城”战略,建设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记者 颜开云 实习生 华夏 通讯员 罗定坤 杨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