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绿色农业产业迈大步
红网江华站
 
09-01 17:18

红网江华站9月1日讯  在风光迤逦、山清水秀的江华,丰富的森林、水、矿产资源,是大自然对这里的人们最好的馈赠,江华人民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推动江华农业的发展与腾飞。

六十年来,江华农业发展实现了从“小农经济”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的蜕变,经营模式也正向着多元化、集约化大踏步前进,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村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江华经过多种尝试,经历了许多失败与成功,不断调整思路,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征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1年5月,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绿色农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至此,江华开启了绿色农业发展一个新纪元,翻开了江华农业发展崭新的篇章,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产业迎难而上,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勇敢前行,成为江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江华已相继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县粮食生产实现11年增。201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02万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6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31亿元。

特色农业蜚声南北

8月23日,在大路铺镇崀下村瑶山雪梨基地,工人正在松土除草,六月香瑶山雪梨董事长邹会龙摸着口袋里卖梨的银行卡,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这是一片200公顷标准化建设的特早熟梨园。早一个月来,这里还是一片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喜人景象,如今雪梨已经全部下树了。这是江华特产——瑶山雪梨。而如今,这小小的土特产却蜚声南北,远销全国各地,2008年产品成功进驻沃尔马、家乐福、麦穗龙、新一佳等大型超市热销,价格达20元每公斤。通过品牌的力量,带动了全县雪梨种植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水果规模基地3840公顷。

瑶山雪梨是六月香果业公司的主打品牌,今年又在桥市乡野猪桥村开发了近2000亩水蜜桃基地。除了种植优质水果,江华六月香果业有限公司还投资3亿元,建设经营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及农产品交易市场,建库规模为2万吨。工程分三期开发,其中首期占地面积约100亩,投资约1.0亿元,建设5000吨气调库已于 2011年7月投入运营。第二、三期投资2亿元,现正在进行建设。 公司依托江华丰富的农业资源,利用国际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管理经验,采用大型气调储藏方式,极大地延长优质水果的保质、保鲜期。通过包装、宣传等手段,将江华以瑶山雪梨为主的特色农产品打入大型超市、国外市场等高端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和强大的营销网络。同时,公司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逐步发展基地农产品的分选、加工生产线。“这得益于近年来江华县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右后的扶持政策。正是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我县水果产业已风声水起,发展非常迅速。”县农办主任唐志强如此说。

在江华,像水果产业这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而迅速发展的农业产业非常多。广东温氏集团作为畜牧业的龙头企业,投资3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加工和饲料加工基地,历经了3年多的艰辛与曲折,20143年实现年出栏生猪达50万头,全县农民每年可增收1亿元。

同样,全国最大的水果种植精深加工企业杨氏果业入驻江华,投资6亿元建设果园基地和水果精深加工厂,采取“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方式,打造特色水果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温氏集团、杨氏果业、科洛医药、中旺农业、祥瑞科技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入,加速了江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规模生产、高新科技、先进管理等现代化理念和技术给广袤的瑶乡大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气息,唤醒了传统的小农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至目前,全县共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7家,投资金额达18亿元。

“除了农头企业,我县还出现许多的农村经济人,他们也成为了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县农办负责人介绍,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一平台,解决了农产品的技术、质量、销售等诸多问题,这一模式将成为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畜牧产业蓄势待发

在涛圩镇黄田洞村,一排排配有空调机的青砖绿瓦房甚是惹眼,这不是工厂职工的住房,而是村支书吴耀清的猪圈。吴耀清是村支书、致富带头人,又是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名副其实的“三栖明星”。2011年,吴耀清在牛牯岭承包了100多亩的旱地种植瑶山雪梨,开始用复合肥等化学肥料浇灌梨树,挂果时,雪梨口感总是没有那么好,销路也是一般。痛定思痛的吴耀清决定全部施用农家肥。决心下起来容易,可实施起来却难了。到哪里搞那么多的农家肥。养猪!要么不养,要养就按标准化养殖靠拢。2012年,在县畜牧局和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他主动找到温氏集团,与温氏集团签订了合同,实行民企联合。运用标准化、规模化现代生产工艺,走“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年出栏生猪3000头,年销售收入60万元。

“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全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跟温氏集团签订了合同。每户都建起一个到五个标准养猪工厂,种植几十亩到上百亩的水果或者茶叶,按照‘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家庭农场为主的产业化建设。我家去年种了100多亩瑶山雪梨,两个标准化养猪场,收入就有100万元。今年准备多建一个养猪场。”吴耀清的话语里透出几分自豪。吴耀清的发家致富史,就是江华许许多多畜牧养殖户的真实写照。据了解,温氏集团在江华实施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发展合作养殖户120户,预计2015年可实现年出栏生猪14万头。

近年来,该县县畜牧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主题,强化良种良繁、疫病防控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始终坚持稳定发展生猪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以及“林下鸡”、野猪、山鸡、大鲵、鲟鱼、石蛙、大闸蟹等特色养殖,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畜牧产业化经营。

与此同时,该县还狠抓特色养殖产业与基地布局。突出抓好“一区两园三带四基地”建设,即巩固提升以大路铺、沱江、桥头铺、界牌等乡镇为主的草食牲畜优势养殖区,大力发展牛牯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和铜山岭鑫洲肉牛产业园,着力打造207国道沿线、沱界公路沿线生猪发展优势走廊带,以码市、大锡、贝江等岭东片乡镇为主的林下肉鸡养殖带;加快建成桥市、界牌、涛圩等三个13万头以上规模生猪生产基地和白芒营万头奶牛基地。目前,全县已经实现年发展生猪120万头、肉牛21万头、山羊19万只、家禽805万羽,水产品起水总量5100吨,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至2020年,全县将实现生猪130万头、肉牛23万头、山羊20万只、家禽1000万羽,水产品产量7000吨。

土地流转促农业规模化

在桥市乡猴山村,成片的脐橙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这是种养大户杨水云2007年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的1700亩脐橙基地。如今已进入丰产期。“那时候为了承包这片土地,我几乎一共冬天呆在猴山村,做工作,量土地,一户一户地签订承包合同。开始几年,我全部的家当都投了进来,期间没有收入,全靠我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猪场养着。直到前年脐橙才开始挂果。要说我走的还算是早的,那时候才30元至50元一亩的年承包价,现在想那个价格去租地根本不可能了。”说起自己的创业史,杨水云的脸上满是笑容。

像杨水云这样因为土地流转受益的种植大户在江华比比皆是。近年来,江华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着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截止目前,全县共流转林地、荒山等近33万亩,常年流转耕地(水田为主)约12万亩(含代耕代种)。通过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催生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农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发展六月香果业公司等省、市级龙头企业15家,招商引进温氏集团、杨氏果业、科洛生物医药等大型龙头企业3家,发展旺源水果等专业合作社125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县实现连片2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面积达25万亩。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43万亩,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药材、生猪、肉牛、蔬菜等专业集贸市场和农林副产品批发市场5个,网上供销社27家,农超对接网点15个。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了农技、动物防疫、林业、烟草等农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7家,投资金额达18亿元,其中温氏集团投资4.4亿元,实施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杨氏果业投资6亿元建设6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园项目。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企业上等升级实施以奖代补。

在江华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江华人民经历了失败的考验与成功的喜悦,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的历程中,为江华农业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如今,江华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烟、稻、果、畜、林”正齐头并进,迅速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华农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前进,多样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了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相互依存的农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