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亿龙主持召开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调度会
衡阳日报
 
09-01 08:53

衡阳日报讯 (记者 李生成) 8月2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主持召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调度会。他要求,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切实担负起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创建成功,让衡阳800万人民都享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出席会议并讲话。

按照“吃透标准、精准项目、突出特色、明确责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反复权衡的基础上,我市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细化为十大工程、近百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2015年第一批重点任务39项,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李亿龙表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衡阳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政府在科学把握我市文化资源和城市定位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实施“八城同创”工程的重要一环,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申报工作启动以来,相关方面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进展,李亿龙对此予以高度肯定。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一个城市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地位;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品位。”对于如何抓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申报工作,李亿龙指出,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提升。衡阳加快申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的是要为衡阳正名,找回应有的文化名城地位,让衡阳重新焕发文化魅力。要为后人留史、为城市塑魂、为发展提劲。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关系到保护和传承人文脉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宏伟事业,是全市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增强外地人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提升海内外衡阳人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寻找和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底,各项考核指标符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验收评估标准》,成功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核验收。”李亿龙要求,工作重点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做到保护历史,在对老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时,要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旧如旧,避免大拆大改;挖掘文化,要对船山文化、抗战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形成系统化理论学术成果,为文化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彰显特色,要把历史文脉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继承和发扬传统人文资源的精华,形成衡阳特色,加注衡阳标签,加快实施一批文化地标工程;培育精神,要结合“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忧思情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衡阳血性和“出污泥而不染”的清正情操,挖掘衡阳最核心的精神基因,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而化作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美丽衡阳的强大精神力量。

“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其中有几个关键环节必须牢牢把握,才能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李亿龙强调,关键环节要进一步落实。要抓紧完善规划,抓住关键项目,抓实基础研究,抓牢制度建设,抓好宣传教育。具体而言,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加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整治力度,加大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实施一批文化旅游与商贸结合的好项目,一张图纸管到底,同时要做好《衡州大典》等文献资料的编撰,充分发挥好在校学生和老年人群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切实树立大文化的概念,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领域都要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责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李亿龙强调,保障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加强组织领导、业务指导、资金保障和督促检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切实担负起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创建成功。

周海兵对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前段时期的工作予以肯定,希望相关方面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标相关工作标准,各司其职,在创建过程中着力谋划如何使城市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周海兵要求,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突出衡阳本身的文化特色,做好文化挖掘和包装工作,加快推进创建申报工作。

市领导邓群策、廖炎秋、谢宏治、谢恒斌、段志刚、罗东海、廖茂雄、刘丽华、邓柯、苏营、康强、张贺文、黄保锦、刘运定、胡水龙、尹同君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