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经开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拓新路
永州日报
 
08-31 16:38

\

图为承阳针织电脑横机生产线,复杂的毛衣针织工序由全自动机器替代,工人只需收纳和检查成品。

园区档案:蓝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1994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已开发面积6.7平方公里,新规划中、近期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便捷的交通环境和“楚尾粤头”的区位优势,园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湘威工业园、宏泰工业园、归雁创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德晟纺织服装工业园、环保石材工业园等“园中园”一步步发展壮大,已形成纺织服装服饰、皮革及其制品和制鞋、电子电气制造、石材加工等主导产业。2014年蓝山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9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亿元。

毛衣针织:以前完成一件毛衣5小时,如今30分钟即可

8月20日中午,蓝山经济开发区内,随着忙碌了半天的工人纷纷走出车间,安静的园区瞬间恢复城市的热闹。在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当下,蓝山的加工贸易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发展乃至快速壮大,随行的蓝山经济开发区招商合作与企业服务局局长封举敬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蓝山经济开发区东方大道,一栋全新的三层高标准厂房正在兴建,几个月内,这里将投入1亿元,建成永州技术最先进、单项产能最大的毛衣针织基地。企业大手笔投入的信心来自于工地不远一处投产不久的厂房。去年底,永州承阳针织有限公司花费巨资,以每台40多万元的价格从德国引进了120台国际领先的斯托尔电脑横机,5000万元的投入给发展困难的承阳针织带来了希望。

企业负责人何晓英介绍,传统针织行业依托廉价劳动力进行规模发展,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用工成本上升、销售价格走低,利润急剧下降,传统针织行业发展举步维艰。“以前使用人工手摇横机织一件普通毛衣的面料,需要一个熟练工辛苦工作4至5小时,当时针织部就有800多人;采用电脑横机后,只需要三四十分钟就可以织好一件复杂毛衣的面料,针织部只需要60人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说起针织行业的发展,何晓英感慨良多。

引进国际领先的电脑横机,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用工成本的降低,针织技术的进步更是决定企业未来前途的大事。何晓英介绍,如果使用手工横机,只能做低端的普通织品,一件毛衣不到40美元;更换电脑横机后,各种五颜六色、造型奇特的图案都能够自动织好,相差不多的原材料,成品的出口价格则可以达到80美元以上,产品的销售还更加容易。

低端产品价低难销,高端产品利多市场大。正是看到了升级设备转型发展的前景,承阳针织才能在毛织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大手笔投资上亿元新建厂房,计划重新引进200台国际先进的电脑横机,全面进入针织行业高端市场。“在不增加用工规模的情况下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工序覆盖,在年产量和产值不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大大增加成品利润率。”何晓英介绍说。

必达电子:数据线生产以前年产值亿元为极限,如今已轻松突破十亿元关口

与永州承阳针织有限公司一样选择转型升级的企业在蓝山各加工贸易企业中还有很多,更新设备、更换产品,更有投入巨资立足自主创新和研发,一切为了寻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道路。必达电子是最早进入蓝山经济开发区的电子企业之一,这家主要从事电子产品数据线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他们则“押宝”自主研发新产品。

去年5月,必达电子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将东莞总部搬迁到蓝山,仅在东莞寮步镇保留产品展示厅和市场部,公司高管、技术骨干和生产人员全部驻扎蓝山,上下一心抓研发。经过一年多的“内功修炼”,公司新产品多功能LED照明设备已完成初步研发,普通照明灯具、集成照明系统、冷光照明、户外照明等全系列多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相关认证,目前正着手新生产线的布置和产品销售渠道拓展。“以前我们做数据线的生产,利润空间有限,年产值到亿元就是瓶颈,抗风险能力差;新研发的LED照明产业属于朝阳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自主研发、自主生产,项目成功后实现年产值数十亿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说起企业的发展,必达电子副总经理柳红军信心满满。

得益于企业转型升级,今年1至6月,蓝山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实现逆势上扬,湘威制鞋、昇悦玩具、卓华服装等多家企业用工出现大幅度上涨,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400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3674.59万美元,增长28.3%。

■记者感言 向转型要动力 向市场要发展

在加工贸易产业中,第一次转型和改革形成了沿海产业转移,降低了用工成本。当发展的压力再次来临,不甘沉寂的企业选择再次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和品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立足产品研发,不同的企业走出不同的路,但核心是抓住市场的规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经过转型升级的蓝山加工贸易已经逐步走出转型的阵痛,迎接他们的将是转型升级后的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