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出门寻亲被俘虏 毒草喂马逃魔窟
红网岳麓站
 
08-27 14:40

(抗战老兵王有恒。)

红网岳麓站8月26日讯(分站记者 王艳明 瞿辰 通讯员 邓佳)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一个人的命运充满了更多的未知数。1944年,长沙被日军攻陷,这一年,20岁的王有恒在寻父途中被日本鬼子掳去喂马,两个月后成功逃脱,并加入了抗日队伍。

1950年,当王有恒从部队回到老家,他的妹妹王雪梅跟随丈夫去了台湾。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这段割不断的血肉亲情,在海峡两岸往来的书信中传递。“三哥,长沙东站挥手告别,不觉又达两月有余。十月一日投邮的信件是否收到了,我们时时刻刻等待你们来信。几十年里,一封封家信,穿过海峡,翻山越岭,将九旬抗日老兵王有恒与台湾亲人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

拿着厚厚一叠从台湾寄来的家信,王有恒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21岁,逃出魔窟打鬼子

1944年,长沙城被日军攻陷。一天,只有20岁的岳麓区莲花镇金华村石门坎组村民王有恒,只身一人去城里找收废品的父亲。未料,半路上,被日军掳走,负责给日本鬼子喂马。

这是一段令王有恒永生难忘的经历。“那段日子,我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要起来割草喂马、打扫马厩,稍有停歇就会被日军毒打。”王有恒回忆说:“我当时只是看了他们一眼,立马被他们用皮鞭狠狠地抽,鬼子还从腰间抽出军刀,晃得霍霍地响,恐吓我。”期间,王有恒,整天都提心吊胆,经常被打得满身伤痕,稍有不慎就会被杀害。

“日军只有偶尔心情好的时候才给我吃盐泡饭,然后在我面前大口吃肉。”苦苦坚持10天之后,王有恒萌生冒死出逃的想法。一天,趁看守的日本鬼子不在,王有恒将早早准备好的两大筐野芋头等毒草来喂马。“一看到马匹倒地,我就撒腿狂奔,一口气跑到望城乌山。”王有恒回忆。

在一路惊险中逃回老家后,王有恒恰好遇见驻扎在此的长沙县国民抗日自卫团一大队一中队的武装队伍,很快,王有恒加入了抗日游击队。

“当时,武器很简陋,机枪、步枪都很珍贵,我们必须在战术上取胜!”提起打鬼子,王有恒难掩激动。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经常挨饿,但想到只有将日本鬼子彻底赶走了,才能吃口安稳饭,大家就充满了力量!后来,王有恒参加过多次战役,消灭了许多日本鬼子,直到抗战胜利。

30载,失联亲人深深牵挂

后来,王有恒因在战斗中摔伤,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王有恒复原转业回到老家。

“经历过战斗便觉得其他的都不算苦了!我就是思念我的亲人,尤其是我的四妹王雪梅。”王有恒回老家后,开始种地耕田,后来慢慢学着做手艺,给冰铁锅换底、修伞、配钥匙等等,凭着一股好学、不怕苦的劲儿,手艺越做越精,生活也渐渐好起来。

但离散的亲人,总让王有恒觉得生活少了点儿什么。原来,在王有恒回老家之前,妹妹王雪梅已跟随丈夫去往台湾。由于当时通讯不便,王有恒寄出的书信因为地名发生改变被全部退回,四处托人打听也没有结果。但王有恒却从未放弃。“妹妹一定还会回来的,我就在家里等她!”这一等便是30年。

1979年对于王有恒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妹妹托朋友从台湾送来的书信,经过日本、香港,几经辗转,终于到了王有恒手中,这是兄妹俩时隔三十年的首次通信。

王有恒的儿子王福军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包了好几层的袋子里,拿出了当年的书信。“信件不知是否能收到,我们时刻期待您的回信!”“您身体还好吗?想念的很!”“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字里行间,是满满的思念。王福军说:“父亲老了,不好写字,姑妈就认我的笔迹,她说这是家信,必须由家人亲手写。”一封普通的书信,对于海峡两岸的亲人来说,却神圣而温暖。

1988年国庆节,妹妹王雪梅和丈夫终于回到了老家。“别提有多高兴了,看到妹妹、妹夫精神很好,心里也很欣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有恒满脸笑容。

“我很幸运,因为我还活着。”当年那个为了可以吃饱饭拿起武器和日本鬼子殊死拼杀的小兵,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王有恒说,那些年当兵的日子虽然苦,但打下了好底子,把身体练得挺壮实。

年过九旬的王有恒,如今每天都要在家附近散散步,和邻居聊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安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经历过战时的纷乱,他更加珍惜当下的安稳和幸福。几十年来,保持着有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看到子孙日子越过越红火,国家发展越来越繁荣。“我现在很好,党和国家带领我们迎来了新的生活。”王有恒的革命战士身份已得到正名。王有恒说:“过去所有的痛苦,我都在心里把它消灭了。就像妹妹说的,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才能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