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九旬党员拾荒11年兑现助学承诺
常德晚报
 
08-19 10:10

拾荒助学的九旬老人文敬德和老伴聂远凤。

常德晚报8月19日报道 8月14日中午,石门县白云扶贫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文非的电话响起,一位叫文敬德的老人约他第二天在石门县磺厂信用社碰头,他要把卖“荒货”换来的2万元钱捐了。文非心头一颤,他忽然想到了2004年文敬德说过的一句话:“我想为孩子们做点事!”

“真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努力兑现诺言。”文非说,这位叫文敬德的老人1925年出生于石门县袁公渡乡老岗岭村,再过两个月即满90岁。1980年,文敬德从石门县农业银行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很多人不理解政策,抱有怨言,他见状自愿当起了宣讲员。在大家心目中,文敬德就是个热心肠。

2004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皂市水库建设,文敬德和老伴聂远凤搬迁到白云乡磺厂社区,和下岗在家的儿子住在一起。国企没有了昔日的红火,人心涣散,居民的环境卫生状况堪忧。文敬德买来扫把,当起了义务保洁员,又不辞辛劳从垃圾堆里将可回收利用的废纸、塑料瓶等收集起来,每隔半个月卖一次,换得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荒货”款,他把钱一笔笔都记录在账本上。他说:“这都是公家的财产,个人不能沾边。”

就这样,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蛇皮袋拾荒的身影,在社区里出现了11年,记账本换了一本又一本。直到今年6月,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跳到了19278元,此时年迈的老人实在是捡不动了。老两口一商量,决定凑齐2万元,捐给有需要的贫困学子。于是,文敬德找到了文非,兑现了11年前的那句承诺。

“他捐的不仅是有限的数字,更是无价的精神,相信被资助的寒门学子一定会懂得感恩,将来成为回报社会的有用之才。”文非介绍,基金会成立22年来,先后募集捐款181万多元,救助了全县贫困学生416人,帮助其中75人完成了大学学业。文敬德创下了22年来善款来源最艰难、捐赠者年龄最高的新纪录。(记者 鲁融冰 通讯员 张友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