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区居民单次出行平均耗时28分钟
株洲日报
 
08-07 10:19

株洲日报8月7日讯居民在城区人均单次出行耗时多长,出行以什么交通工具为主,城区拥堵程度是否提高?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弄清这些问题已不再是难事。记者8月6日获知,由多部门参与制作的《株洲市2014年交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出炉。该报告根据大范围居民出行调查及相关部门调研素材,整理研究出了有关株洲市民出行的多项指数,这些数据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出行特征:河西居民出行率最高

报告显示,城区6周岁以上常住人口人均日出行次数2.48次,居民单次出行平均耗时28.08分钟,相比2010年增加了1.34%。报告还得出结论,出行率与年龄存在密切关系,40至49岁居民出行率最高,而13到19岁的中学生出行率最低。

居民出行呈现出哪些特征?该报告依据行政区划和城市功能布局,将株洲城区划分为6大组团:城市五区(含云龙示范区)另加一个核心区,核心区为红港路、珠江路、泰山路、红旗路延伸合围范围。结果显示,核心区是其他组团的主要联系地区之一。跨组团出行中,天元区比例较高(57.54%),而石峰区比例较低(29.34%),相对封闭的特征较为明显。

出行结构:公交和出租车分担率下降

据市公交公司提供的数据,城区公交车出行比重2010年为23%,2014年该比例下降到21.7%。“公交出行分担率的下降,并不等于客运量的下降,从公交客运量来看,2014年比2010年多3000多万人次。”该报告制作单位相关负责人解释。

不仅是公交,出租车出行比重也在下滑。2014年,市区出租车客运量为90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7%,出租车单车平均日载客次数127人次,比上年降低8.6%。

上述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报告分析指出:一是交通拥堵导致公交和出租车运行速度降低,从而造成运量下降;二是私家车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底,市区汽车保有量超过16万辆,较上年增长约25.8%,私家车出行逐渐成为重要出行方式。

道路状况:建宁大桥车流量增长迅猛

株洲城区被湘江及铁路分割,跨江及跨铁路交通是否通畅,成为城区道路运行整体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

数据显示,2014年城区5座跨江大桥高峰交通量,较上年稍有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建宁大桥高峰小时交通量增幅达60.6%。“这是城市扩展、市二中搬迁至武广新城、芦淞涵洞施工车辆绕行中环大道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5座跨江大桥中,株洲大桥依然是最繁忙的,不过,它也是交通流量唯一下降的大桥,这说明市民驾车出行道路选择更趋理性,不再扎堆选择该桥。

跨铁路交通方面,主城区跨干线铁路通道主要有11处,其中新华路、红港路依然扮演主角,共承担53.7%的跨铁路交通量,而芦淞路受铁路涵洞改扩建施工影响,高峰小时交通量较上年下降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