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农村扶贫工作率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红网邵阳站
 
08-04 10:18

红网邵阳站8月4日讯  (记者吴珺)今年,武冈市农村扶贫工作紧扣“精准扶贫、整体推进”主旋律,选准危房改造切入点,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创新农村危房改造模式,采取财政出资、部门出力、建筑企业“零利润、献爱心”、市乡村组“四结合”的方式,举全市之力,确保农村贫困家庭逐步“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做法值得推介。

摸底确定对象,基础数据精准。在对象确定上,坚持兜住贫困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底线。由市扶贫办牵头,市住建局等部门配合,从2014年省住建厅信息录入核对的危房家庭,以及已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并在省扶贫办备案登记的扶贫对象中,对同时具备“住房危险性、经济特困性、居住唯一性”三个条件的农村贫困户根据经济条件进一步筛选,通过“户主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市级认定”程序选出4513户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确保全市真正贫困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同时,对有残疾人、无劳力家庭的重点村先行整村推进。对这些危房改造对象,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分三年逐步解决。今年先改造1500户D级危房,现已启动578户,完成173户,其余的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完成。

统筹部门力量,资金使用精准。整合部门资金,坚持“资金性质不变,渠道不乱,投向不变,各记其功”。打捆整合农村D级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革命老区建设、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等资金,从民政部门的革命老区危房改造资金中安排500万元、扶贫办的省专项扶贫危房改造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国土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护资金中安排100万元、移民部门的移民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市财政配套200万元,再加上住建部门的中央、省补危房改造资金1600万元,今年共筹资3000万元。将这些资金,由市财政整合到财政资金专用户头,再根据危房改造建设方式(自建、统建、代建)和面积(人均18平方米),根据家庭人数不同按1.5—3.5万元不等的标准拨付,农户自建的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到户,统建代建的直接拨付给施工企业。通过加强资金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点子上,发挥最大绩效。

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模式精准。一是宅基地平整。根据群众意愿,分散建设的选择原址,集中连片建设的选择村集体空坪闲地,由村支两委牵头,组织村组党员群众帮扶、改造对象及其亲属出工出力,完成宅基地选址和“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及场地平整。二是房屋建设。住建局按照人均约20平方米标准,因地制宜,统一设计图纸。

发动全市7家建筑施工企业,“零利润、献爱心”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只计成本,不计利润,划分区域,分片施工。企业共安排了100多个项目经理,对全市一个整体推进乡镇102户,100个整体推进村500余户到户指导。财政资金按照2人以下户拨付1.5—2万元、3人户拨付2—2.5万元、4—5人户拨付2.5—3.5万元、5人以上户(一般三代同堂按两户)拨付4—4.5万元标准,由各项目经理采取实物成本加农民工工资加企业适当补贴方式,包干完成承包的工程,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其余900来户由乡镇、村组(包括105个第一书记村)组织工作组、当地施工队,按照住建局提供的图纸、财政补助、施工队爱心施工的办法建设。2016年、2017年按此方式继续推行项目经理爱心施工的办法,整体推进。三是搬迁入住。由乡镇负责组织站所、企业主、富裕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解决接电入户、打井用水、建灶开餐等问题,确保贫困户顺利搬迁入住,切实解决危房改造“最后一步路”问题。

市乡村分工联动,组织保障精准。市级层面,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成立高规格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和改造摸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调度、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具体组织。明确相关市直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农村危房改造提供技术服务和督促检查,由市扶贫办负责对象审核及工程验收把关,市财政局负责资金整合使用,市住建局负责工程建设和质量,市监察局负责全程监察,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督查工程进度。乡镇层面,各乡镇均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制定改造规划和方案,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实施项目,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村组层面,负责协调处理好危房改造各类矛盾、宅基地“三通一平”,以及发动党员群众帮扶。下派了第一书记的105个村在今年10月22日前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其余各村至少完成一户改造任务,以利推广。

武冈市农村扶贫工作主动作为,创新方法,通过资金整合和社会捐赠,大幅提高了补助资金标准,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危房改造中的实际困难。社会力量爱心帮扶,弘扬了主旋律、凝聚了正能量。受益的贫困户感恩戴德,当地群众交口称赞,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