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信息报讯段传珍,在村民们眼中,她只是一个在华容农村默默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事实上,她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晓的特殊身份——“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的小女儿。7月29,老人弥留之际,都没有忘记嘱咐子孙恪守勤劳俭朴的优良家风。
在段传珍老人的严格教育下,子孙们都恪守勤劳孝顺的优良家风。
漂泊流浪的苦难童年
这些年来,段传珍老人一直住在华容县胜峰乡。在老人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已经十分模糊。关于父亲,她只能从母亲洪菊珍口中了解到他的英勇事迹。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父亲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深刻。
1929年段传珍出生时,父亲段德昌正领导洪湖游击队,出没于芦苇荡。她是家里第三个孩子。直到1岁时,红军来到南县,一家人才被父亲接到洪湖苏区。
团聚的时间并不久,国民党第四次“围剿”挺进洪湖。段传珍随着父亲的队伍辗转洪湖一带,居无定所。3岁时,她和母亲被国民党抓住,送入监牢,年幼的她差点死在了狱中。
就在母亲感到活命无望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一天,民主革命家、爱国进步人士张难先派人前来牢房探视。得知段德昌的妻女被关押后,张难先决定实施搭救。通过他的积极周旋,段传珍与母亲得以安全出监。
回到南县后,由于父亲身份的原因,一家人处处受难。家中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越来越艰难。无奈之下,外祖父便将4岁的段传珍和12岁的姐姐段传智,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姐姐被送到南县圩垸一户曾姓养鸭的人家;段传珍则被送到南县与华容交界的杨林所一户王姓人家。
没过几年,因为王家出现变故,母亲只好把段传珍接了回来。为了活命,母亲还领着她出去乞讨。而当地的乡绅不但不施舍,反而奚落辱骂她们。直到解放后,段传珍的生活才有了改善。1950年,经人介绍,段传珍嫁到了华容胜峰乡的一户蔡姓人家,她才开始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默默无闻埋名几十年
1952年10月,毛主席为段德昌签发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20多年来,再次得到父亲的确切消息却是天人相隔。
然而,段传珍很少向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不知道。提起母亲,段传珍的大儿子蔡健树说,老人曾将自己的身世“隐瞒”得十分严密。“我们小时候,母亲很少谈自己的身世。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外公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段德昌烈士。”蔡健树告诉记者,1973年,相关部门为了拍摄一部反映洪湖革命根据地的电视剧,想了解段德昌烈士的历史。几经辗转,终于在华容找到了段传珍。“一直到这个时候,我们兄妹几人才清楚母亲的身世。”
村民们告诉记者,老太太在这里生活的几十年里,和其他村民一样辛勤劳作。近年来得知她是段德昌烈士的女儿后,村民们对这个乐于助人、富有善心的老人更加敬佩了。
这些年来,每年清明时节,段传珍老人都会带着子女去父亲的墓前祭祀。当地政府部门希望老人前去祭祀时能提前通知,以便做好接待工作。但老人每次都是带着子孙悄悄前去,“清明祭祀先人,这是子孙应该做的事情,不用麻烦政府。”
严格教育子孙守家风
对于后人来说,段德昌烈士就是他们的骄傲。正因为如此,段传珍更加珍惜父亲以生命换来的荣誉。她说,父亲当年离开富裕的家境,走上革命道路,便是怀着为全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理想,“所以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会愧对父亲,有损烈士的形象。”
上世纪60年代,政府考虑到她是烈士子女,曾下拨一笔津贴。虽然家里条件十分困难,但在得知乡里修建电排站缺少资金的情况后,她毅然将这笔津贴捐了出去。这些年来,老人始终坚持劳作,自食其力,同时教育子孙后辈做人应当懂得孝顺、勤劳、诚信和奉献,不能忘本。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几十年来,段传珍从没有因为父亲是烈士,而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老人对子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老人的子孙们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想过利用烈士后代的身份,希望老人找有关部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照顾,但都被老人一口拒绝了。
几年前,老人的孙女蔡丽中专毕业后想去当兵,于是找到奶奶,希望老人家“给上面打个招呼”,让自己进部队当兵。在蔡丽看来,只要奶奶说句话,对自己当兵多少会有些帮助。但老人态度坚决地告诉孙女,她不能打这个招呼,“要当兵,不能找关系,凭自己的本事去”。最终,蔡丽还是没有去部队。老人的一个孙子在县文化部门工作,几年了还是一个临聘人员,于是希望奶奶出面帮自己“转正”,但老人说:“正因为我们是烈士的后代,就要以烈士为榜样,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对不起先烈,对不住烈士亲属这个称号!”
最初,子孙们会埋怨老人,认为她“不近人情,做事古板”。但在老人一遍遍地解释后,大家都开始理解了老人的坚持。“作为烈士后人,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永远铭记和传承先烈的精神风范。”
7月29日,老人在弥留之际,都没有忘记嘱咐后人:丧事从简,前来吊唁的人不要送花圈、鞭炮、礼金。老人的这一嘱咐,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作为烈士的女儿,段传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都没有忘记要坚守自己的家风。
人物资料
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军事家。
1924年,段德昌在华容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 “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游击根据地。1933年在“肃反”中遭诬陷被捕,在湖北巴东被杀害,年仅29岁。
1952年,毛泽东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后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段德昌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