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兵抗战胜利后宁乡安家
红网宁乡站
 
07-28 15:36

近日,记者随宁乡县红十字协会新康志愿者从县城驱车50多公里,来到道林镇河清村一栋简朴的民居前,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大步跨过两道房门,满脸笑容,伸手相迎,热情地把一行人让进堂屋。这位90岁的老人叫刘胜奇,山东省东步县人,是国民党军队的一名通信兵,抗战期间随部队参加常德会战,抗战胜利后,他和一位在常德做包子的宁乡女子结了婚,婚后,他和妻子回到宁乡。老人向记者讲述自己当年抗日的故事时,严肃地说:“日军侵华的这段历史,世世代代都不能忘。”

看着连长一口气消灭5个日本兵

“我1943年当的兵,当的是通信兵。”见到记者,刘老十分高兴。尽管已是九十高龄,仍然思维敏捷,不显一点老态。“我当兵的头一年,常德会战爆发,我随部队到了前线,营长叫李清华,连长叫刘日胜,排长叫何铁,他们都战死了,一营人就剩下几个人。”老人一口气说出了当年战斗中的一些人和事。

刘老说,他到常德后被编入国民党54师171团4营6连,主要负责设在前线的指挥部通讯线路的安全。“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从前线源源不断的伤员和牺牲的战士抬出来。”刘老说,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连长刘日胜的左前胸打进去,当时鲜血直流。刘日胜大骂日本鬼子,从战壕里跳出来,端起机枪朝日军扫射,一下子打死了5个日本兵。但他再也没有爬起来。

一次战斗中,日军的一颗炮弹在身边炸响,他回头一看,一下就炸伤了两个兵,幸好电话线没炸断。等日军的大炮停止之后,战士们就跳出战壕冲杀敌人,士兵打得很顽强,冲在前面的人倒下了,跟在后面的继续扑了上去。刘胜奇和跟上来的部队后勤人员把牺牲和受伤的战士抬到后方。

枪林弹雨中抢修电话线从没害怕过

“当时打仗害怕吗?”刘老把头一扬,果敢地说:“怕啥,打仗是保家卫国,没得好怕的,遗憾的是我是通信兵,没有亲手消灭过鬼子。”“您受过伤吗?”“我是接线员,运气好,有次电话线被敌人打断了,我和另一名通信兵去抢修,一块弹片飞过来,击中同伴的头部,我的帽子被弹片打飞了,同伴死了,我一个人把线接好了。”老人边说边用手在头上比划着。

问及当兵的感受时,老人摇了摇头说:“国民党的部队不像共产党的部队,共产党的部队讲究官兵平等。”老人说当时自己和战友非常羡慕共产党的部队。“我当了两年通信兵,在战火纷飞中,保证了指挥部的通信正常,这些是我感到很荣耀的事。”

抗战胜利后跟着妻子回到了宁乡

“您离开部队怎么没回山东老家呢?”面对记者的问题,老人爽快一笑,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老伴,笑容中略带甜蜜。“我随部队参加常德会战时,部队驻扎在常德的一个小镇,小镇上有个做包子的小作坊,作坊主是宁乡人,来来往往,认识了作坊主的女儿,于是跟她结婚后回到了宁乡。”

如今,老人同儿女们居住在一起,一家生活和睦幸福。刘老住的砖泥混建的平房,室内陈设简单,书柜旁边是书桌,几本书摆放在桌上,桌子一旁放着一副老花镜,两个重叠的木箱上面放着一个17寸的电视机。“他每天都要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刘胜奇的老伴告诉记者,当老头子从新闻中得知国家将在今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兴奋得一个星期没睡好觉。“日本侵华期间,杀害了我们太多的同胞,这段历史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刘老严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