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打造山坳里的“世外桃源”
红网汨罗站
 
07-27 16:28

红网汨罗站讯“楚汉之时,蜀国大将关羽于智峰铸青龙偃月刀,刃成,方圆十里皆击鼓相贺。”八景乡智峰村磨石山下,一块名为“司鼓台”石碑上,记载了这个故事。一群摄影爱好者说,原本奔着“关羽”来,却看到了有关羽“傲骨”的现实版“愚公”。这里,一对年过七旬的兰姓夫妻,仅凭肩挑手提,36年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自给自足至今。

\

近日,我们来到磨石山,越过石碑,踏上铺着碎青石的山路,见到一栋400多平方的砖木结构房屋。坪中,消瘦矮小的兰爹在修桌椅,兰娭毑有点富态,在旁边打下手。

选址石头山,

看到我们,老人招呼入座,端茶倒酒洗水果,聊起做房子。

“当初这里只有巴掌大的平地,四周都是石头山。”1979年,刚到不惑之年的兰爹、兰娭毑,带着一个独女原本住在山对面。考虑地方小不好住,两口子想选地建新房,因为不想和别人扯皮,选了现在这里,本是没人要的巴掌大空地。很多村民不理解,更不相信他们能把房建起来。

“别人做不到,不意味着我做不到!”两口子带着锄头扁担,请铁匠打了一杆炮锤,扎进山腰,吃住都在临时建的竹棚里,一做就是两年。

每天天没亮,炮锤敲在石头的声音如约响起。不管天时,兰爹总是一袭单衣,手抡炮锤,一锤下去,火星四溅。刚开始,虎口开裂,手掌打出血泡,兰爹“炼体”不缀,直到满手老茧。兰娭毑曾想过请人帮忙,兰爹一句“还吃得起苦”顶了回去。

1980年底,700平米石山被凿平,2万立方山石被挑走。春节刚过,休整了不到10天的两人,决定起窑烧砖。2个月,4万红砖出窑。上山砍木,下河挑沙,到县城买水泥,所有材料齐全后,兰爹请了几个匠人,“饭菜管好,工资不少,我只要房好!”

1981年,新房落成,没有请客,只有几家亲戚聚一起,吃了顿便餐。

向大山“进军”,

有了大房子,兰爹琢磨向山要地。

刚开始,屋前山地凿出两道坡,一道栽茶树,一道种菜养鸡鸭。兰爹还是觉得地太少。屋前没地找屋后。屋后是近百米高的大山,树木并不密集,青石和泥土居多,常年有山泉倾泻而下,时日长了还有地质灾害隐患。

“如何改造既能防灾,又能有效利用山地?”为此兰爹花了不少心思。最终,常见的梯田给了兰爹灵感,“后山也可以采用阶梯式设计,用来种菜是不错的”。有了目标,两口子就和大山较上了劲。兰爹管设计和施工,兰娭毑管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爹得空了就挖山,一个人手提肩挑,青石垒垒叠叠,阶梯也一层一层绵延而上。再后来,两口子没事就平整菜地,施肥浇水,除草清杂,一株株菜苗在老人的精心浇灌下长得整整齐齐惹人爱。

33年弹指而过,兰家的后山也变了模样,俨然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一条长约40米,全由青石砌就的避洪渠,引着山泉流向屋后最底层的蓄水池;14块梯田状的菜地延伸至山顶,最大一块近半亩,最小一块也有4平方米,种满了红薯、辣椒、豆荚、包菜等蔬菜,野山椒树、茶树、生姜苗也不少,养眼的兰草和碧荷掩映其间。农村烧柴火,兰家的柴火也堆得整齐,都还统一“戴”着青瓦帽子,到现在,前几年的柴火还存着。

\

求人不如求己,做好生前身后事

菜地一年四季泛绿,猪圈每年出栏两头,茶树结籽能榨油,“前些年还种了田,去年身体不好才没种了,除了米和盐要买,其余的都全了。”能够自给自足兰爹很自豪,他深信“求人不如求己”。

还有一件让两口子津津乐道的事,平时,家里砍了木材,夫妻俩就做木器,长年累月,纯手工打造的150多张木椅、15张桌子、两套蒸笼,还有上百副碗筷挤满了二楼。即便临时来个15桌客,根本不需要借家伙。“家里独门独户的,那些年周边也没什么邻居,自己不添置齐全借都没个地方借,这也是为了争口气。”兰娭毑说起自家家当可是满脸骄傲。

当吃住不是问题时,兰爹开始为身后事做准备。

从山壁凿出的小道上去,是村上分给兰爹的20多亩山林,从买苗挖坑,到清草施肥,也全是兰爹一手包办。20多年,6000多株衫木俏立其间。据他说,这些林木的经济价值在60万以上。

2011年,兰爹在山顶平了一块地,山里不通车,就请人用马驼来近2万斤水泥沙石,建起一座生冢,周边栽着花草。他说,两口子死了住这里,环境好。

“我只有一个独女,女婿和孙子都在外工作,虽然没什么钱,但也不愁吃穿。”兰爹两口子是计划生育光荣户,政府一年补贴1044元,加上每月75元的养老保险,凑活着也还过得去。只是,去年的一场病让兰爹的双耳几乎失聪,为此兰娭毑心心念念着“能不能找民政部门申请一台助听器”。

“该有的都有了,只是房子太破旧。”76岁的兰爹却还想重新做房子,想再开几块菜地,想存点钱给后辈,还想为牺牲在战争年代的爷爷起新坟、树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