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唐顺祥正在为苗木铁树修枝。
永州日报7月23日讯(记者 柏俊林 通讯员 周中正) 在零陵区黄田铺镇球华村207国道旁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7月21日下午4时左右,记者来到这里,顿时被眼前醉人的绿迷住了,绿林宛如一块绿色翡翠,绿得沁人心脾,绿得勾魂摄魄。走进林中,四季桂、茶花香溢扑鼻。
“欢迎你们观光‘长顺绿化苗圃’——我的‘绿色银行’!”一位五十左右脸上挂满笑容的男子从绿园中走了出来。他叫唐顺祥,就是长顺绿化苗圃基地的主人。
唐顺祥既风趣又健谈:“我的长顺绿化苗圃基地到今年已经15岁了,它圆了我30年之前建成‘绿色银行’的美梦!”
面对记者老唐讲述了他的不凡创业人生。老唐是零陵区大庆坪乡塘付村人,1986年高中毕业,19岁的他回到了村里。当时年青的唐顺祥就立志学一门种养技术,将来有了技术搞科技种养致富,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建造一个大的苗木基地,做一个“绿色银行”的行长。
老唐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从书店里买回许多搞种养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就钻研学习,同时他还参加了全国的种养函授学习班,两年时间拿到了函授学习毕业证。
1989年,有了一定种养知识的唐顺祥就想试试身手,在村里的后山上搞特色种养。老唐说:“当时我家很穷,根本就拿不出本钱,我想方设法从大庆坪信用社贷款到50元,又请亲戚朋友从其它乡镇信用社贷款到几百元,办起了一个特色种养场。”老唐的特色种养场当时养殖了七彩山鸡、牛蛙等,在山上还搞起了果苗圃。在当时,唐顺祥的特色种养场是新生事物,成了一时的新闻人物,1992年,唐顺祥还被评为“湖南省农广科教兴农致富标兵”。
记者问到老唐:“你的特色种养为何最终失败了呢?”
老唐坦言道,当时他搞的特色种养,养殖的七彩山鸡、牛蛙和栽培的果苗都较为成功,只是搞特色种养需要资金的投入才能做大。“当时,我没有资金的投入,还欠下了零陵农信社的1.4万元贷款,资金跟不上,最终还是失败了。”
1996年,干了7年特色种养最终失败的唐顺祥只好跟许多年轻人一样南下广东打工,虽然唐顺祥身在异乡,但是,唐顺祥的心依然记挂着自己的绿色梦。一年后,唐顺祥又回到了零陵,重新干起心爱的种植业,在区委党校内办起了自己的花卉盆景栽培。“我当时由于栽培技术好,栽培的花卉盆景很得市民喜爱,一盆五元、十元或几十元的卖,有时一天能卖三四百元,虽然辛苦,但干自己喜欢的事心里很快乐。”唐顺祥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创业经历。
到了2000年,零陵区搞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租地搞规模农业。唐顺祥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果断地租下了位于黄田铺镇207国道旁的一片70亩荒山荒地,发展苗木产业。当时,零陵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零陵农信社继续对他的支持,唐顺祥把几年来卖花卉盆景赚的钱和向零陵农信社借的贷款全部投入到苗木基地中。
老唐还特别向记者说到:“当初我下决心搞苗木产业时,许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认为我又会像搞特色种养一样不会长久,最终失败。只有零陵农信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我的成功有农信社的功劳。”为了把苗木基地搞起来,开始的几年,唐顺祥日夜泡在基地,撒种、育苗、嫁接都是他一人包干,吃了多少苦自己也计不清了。
看着现在几米高的桂花、茶花树,老唐感慨道:“它们是我一手栽培出来的,15年来,我看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长高,每年要挖掉一些大苗卖出去时,还真有一点舍不得。”现在,老唐的这70亩苗木基地共有大小苗木2万多株,总价值已达300多万元,最大的一棵茶花树,今年客人出价3万元老唐都舍不得卖。老唐说:“我现在的苗木基地就像是一个‘绿色银行’,取不完的钱,大苗卖了,小苗又长大,苗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的在升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唐现在在零陵城区有了房和两台小车,是致富进城的现代农民。他在种苗木致富的同时,也非常愿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目前,在老唐的带领下,他与5户农户成立了绿森源苗木合作社,合作社共发展苗木产业100多亩。
穿行在老唐的长顺绿化苗圃基地,老唐感慨万分:“我这辈子就爱上了种养业这一行,吃了数不尽的苦,也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但只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定会成功的!”
一路观看,一路畅淡。从老唐欣喜的笑脸上,记者感悟出一位普通农民30年来持之以恒的奋斗,美梦成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