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绿色制造 让生态与产业比翼齐飞
长沙晚报
 
07-16 00:42

上海大众长沙工厂秉承“绿色生产”理念,环保特色非常鲜明。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通讯员 王志杰 摄影报道

星辰在线7月15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张怀中

浏阳河……一座城,一条河,一首歌,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孕育着盎然的生机,催生着发展的希望……

自古以来,沿江滨水区域的开发促进了人类发展和经济繁荣,江河沿岸历来是世界各国文明的集聚带,也是世界工业各阶段的产业集聚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江河的开发开放摆在优先地位加以考虑。作为湘江的一级支流,浏阳河自大围山起源,经长沙县、雨花区、芙蓉区和开福区注入湘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如今浏阳河中下游逐渐成为长沙的产业集聚区,长沙经开区、隆平高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沿河而立,沿岸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带和企业群。

在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之时,对于浏阳河的产业化建设而言,如何保护与开发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显得十分重要。

五十余年前,一曲《浏阳河》让其迅速成为一条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级声望的河流,早几年的《再唱浏阳河》又再次强化了全国人民的美好向往,浏阳河已成为世界认识湖南的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

延绵婉转, 奔腾不息的浏阳河,给星城的产业发展倾注了一种独特的气质,美丽而清纯。随着“绿色制造”理念的确立,浏阳河产业带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具生命力,它将成为长沙新的经济增长点。

A 绿色制造,浏阳河保护与开发并重

发源于罗霄山脉大围山北麓的浏阳河,流经浏阳市、长沙县,进入长沙城区,注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

特别令人注目的是,浏阳河流经的长沙县干杉、  梨、黄兴等区域,如今已成为长沙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长沙经开区是浏阳河流域最大的工业园区,在干杉、  梨等地,建设了现代化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群,上海大众长沙生产基地、蓝思科技  梨生产基地均落户于此。

在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长沙经开区定位高效生态,突出绿色发展,在绿色制造方面试水,引起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位于干杉镇的上海大众长沙工厂,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GBDL)三星认证,是上海大众汽车首家获此认证的工厂。

作为上海大众最新的生产基地,长沙工厂的环保特色非常鲜明。秉承“绿色生产”的理念,工厂建设之初,就从工厂规划、设备选型、工艺配置、员工意识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在厂区西侧,是成品车集散中心。此处设计了12.5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顶棚,不仅可以为汽车产品抵挡冰雹等恶劣天气,还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该光伏项目每年发电量达1100万度,减少碳排放量约为9000吨。

工厂内还设有1座污水处理站和1个2万立方米的人工湖,一方面收集厂区西侧建筑屋面、路面以及成品集散中心管内雨水,经提升至过滤池后流至水体;另一方面废水站生产中水经埋地管道送至水体。湖水经中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浇灌、场地冲洗、室内冲厕等,实现水循环利用。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企业党工委书记黄瑶介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绿色制造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支点。工业产业实现绿色制造,是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长沙经开区积极推进浏阳河治理,促进园区企业大污染治理投入,保护浏阳河水环境。

“仅星沙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就投资2.05亿元,新建规模为6万吨/天的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对原处理规模为12万吨/天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质工艺改造,出水水质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标准,还新建了城南和城北污水处理厂,使得全区污水处理规模达32万吨/天,并完善了排水系统,建成污水管网 174.3公里,雨污合流管网89.4公里,完全满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需求。”

2014年,星沙、城北、城南三座污水处理厂共计处理污水8817万吨,星沙供水公司投资4658万元水厂提质改造项目已经启动。

与此同时,为提高环境保护的信息化水平,长沙经开区在全省工业园区率先建设环境在线监控系统,这一项目总投资635万元,目前已实现对22家重点涉水污染源企业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对地表水水质的在线监测,及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同时,启动了园区企业环境监测项目,对园区内涉废水的140余家企业,开展环境监督性监测,促进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浏阳河保护与开发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长沙经开区大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2014年11月5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2015年4月29日,创建工作又顺利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技术核查,有望成为全省首家、中部地区第二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B 滨河优势,助力都市园区转型创新发展

绿影随行、芬芳四季,美丽的芙蓉区浏阳河东岸风光带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但未来的浏阳河畔,生态、人文元素并不是它的全部。

在东岸风光带主要节点,芙蓉区更布局隆平水稻博物馆及隆平中央公园。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隆平水稻博物馆,主要分为陈列区、库藏区、公共服务区、技术与行政管理空间等5个不同的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与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建成后的该博物馆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景观风貌与特色显著,将成为长沙又一张人文名片。

这是一片活力四射的热土,在南临浏阳河,北靠星沙,远大路、人民东路、京港澳高速纵横交错的区域,只见塔吊林立,生机勃勃,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如火如荼……

位于浏阳河畔的隆平高科技园,是全市开发面积较小的都市产业园区,土地资源十分紧缺。面对发展的土地瓶颈,隆平园如何利用滨河优势,实现新突破?

隆平高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滔告诉记者,市委正式提出打造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战略,对隆平高科技园无疑构成重大利好。如何主动抓住机遇,积极对接浏阳河产业带,努力探索都市工业园区转型创新发展道路,是一个全新课题。

“隆平园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浏阳河畔,是浏阳河产业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不但区位优越,还具有强大的科教优势以及配套优势。园区汇聚了杂交水稻研究所、湖南农大、农科院、有色院、稀土院等30多所科研院校,院士、科技人才云集,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区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随着人民东路、红旗路的拉通,隆平园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10分钟车程可达国际空港、高铁枢纽站的产业园区……”

“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身基础和优势,对浏阳河保护与开发并重,园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将形成浏阳河产业带中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区。”

放眼全国,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与隆平园有诸多类似之处,它地处上海主城区,汇聚高科技企业2500多家,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852亿元,工业总产值785亿元,单位面积效益在全国开发区名列前茅。隆平园所处的芙蓉区是省会长沙的主城区,虽远不及上海徐家汇之繁华,却有着漕河泾类似的区位优势。

自2014年将漕河泾作为“参照系”以来,隆平园确立了“一体两翼”的产业导向,即以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的“一部三中心”——高端企业总部为主体,高科技、高效益先进制造业和广融合性、广平台性现代服务业为两翼,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空中要土地,向科技要效益,向社会要服务”的发展策略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标准”的服务理念。

2014年,隆平园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计划,新引进企业176家,企业总数增加42%。其中,英氏孕婴童产业园、华智生物水稻分子育种中心等投资分别过10亿,还有多个投资5亿元的项目,引进的“千人计划项目”、“院士项目”及“3635人才”在全市位居前列。今年一季度,园区税收逆势增长53%。

未来3-5年,隆平园计划在实现技工贸总收入、新开发面积、企业数量“三个倍增”,实现“再造一个隆平园”的目标,形成浏阳河产业带上引领转型创新发展的一颗耀眼明珠。

C 二高一低,让生态与产业比翼齐飞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之要,更是生态之基。滨水空间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吸附功能日益加强。浏阳河产业带的聚合效用正在放大,绿色生态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产业园区的目光。

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周剀介绍,作为湖南重要的制造产业基地,园区主动抢抓机遇,积极对接浏阳河产业带,并与沿河产业组团实现差异化发展。具体来言,园区将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实现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力争在浏阳河产业带上做出示范。

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工业集中区和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一家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园区,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制造类企业总数占企业总数的60%,经济贡献率达到80%。聚集了宇环数控、华恒机器人、五新重工、中大机械、佳能泵业、方圆支承、赫雷克勒等一批具有良好智能制造基础的优质企业。

“对接浏阳河产业带,必须加快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加快向生态工业经济高地进军,加快利用生态工业资源,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生态工业经济的速度。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是园区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周剀表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加速现代制造产业新体系的形成。在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领域,浏阳制造产业基地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需要紧紧围绕“浏阳智造”的产业定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规律,大力推进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智能化和联动化步伐,不断提升产业链和产品附加值,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探索一条路径。

构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是园区的远期目标,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将瞄准重点领域,面向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推进智能数控和机器人成套装备的示范应用推广。

“未来3年,我们将把智能制造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园区实现‘千亿园区’的目标提供产业支撑,致力在浏阳河产业带,形成智能制造示范区。”

“浏阳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品牌世界闻名,长沙建设发展浏阳河产业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内知名经济学家王林教授认为,浏阳河畔的滨水空间,特别利于产业集聚,目前在沿河两岸,现代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未来浏阳河产业带的建设,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让这条母亲河在我们手中变得更清、更绿。

王林教授表示,建设和发展浏阳河产业带,要注重培育“二高一低”产业,即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甚至零污染的产业,要让生态与产业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