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车库粉馆”因拆迁歇业 众多食客不舍
湘潭晚报
 
07-14 10:36

7月13日上午,米粉店关门歇业后,仍然有市民前来光顾。(记者 陈旭东 摄)

7月13日上午,米粉店关门歇业后,仍然有市民前来光顾。(记者陈旭东 摄)

位于雨湖区沿江东路216号的草根粉馆因拆迁歇业,众多食客不舍

名声背后是店主夫妇15年的坚守,他们称,暂时没有重新开业的打算

湘潭晚报7月14日讯(记者 王超)仿佛是一夜之间,税庆云红了。和他一起走红的,还有那家闻名湘潭的草根粉馆。

同样是一夜之间,食客们不习惯了。因为7月11日上午,这家草根粉馆送走了她的最后一拨客人。

草根粉馆歇业

雨湖区沿江东路216号,草根粉馆的所在地。7月13日,当湘潭晚报记者再度来到这里时,往日排队吃米粉的热闹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把老式门锁将锈迹斑斑的铁门紧紧相扣。

尽管粉馆早已落锁,可依然阻挡不了食客对她的留恋。“我在这里嗦了十多年米粉,她早已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前来见证粉馆最后时光的几名食客,围在粉店门口窃窃私语。话没说几句,就有人贴着门缝试图透过那仅有的一丝空间,窥视里面的存在。

破旧的泥墙、条纹雨布搭起的“天花板”、稀稀散散的桌椅碗筷……里面的一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在这些老食客的眼里,此刻的它们却是那么的珍贵。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牵着孙子的手,小心翼翼地朝门内看了又看。“还会继续搞下去啵?真可惜了这块牌子。”老人口中的“牌子”,其实包含两层意思。其中既有这家粉馆多年积攒的口碑和人气,又特指那块写有“湘潭老味道”的牌匾。

没有招牌,却远近闻名

15年前,税庆云在这里开灶下出了他的第一碗米粉。15年来,凭借上乘的口味和热忱的服务,这家由车库改造而成的米粉店,俘获了一批又一批湘潭吃货的心。虽然它至今仍未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可只要提起米粉,提起湘潭老味道,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她——“车库米粉”、“仓库米粉”、“防疫站粉馆”、“迪拜粉馆”。

“过去这里豪车如云,巨贾走卒皆趋之若鹜。”市民孙科是这家粉馆的忠实粉丝。在他的记忆中,这家没有名字的粉馆每次都人满为患,无异于是湘潭草根界的一个“传奇”,“它味道好,堪称‘粉中迪拜’”。

7月13日,湘潭晚报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粉馆的主人——税庆云、段冬秀夫妇。

今年53岁的税庆云,多年前下岗。靠着祖上传下来的一门好厨艺,他先后在十八总窑湾、老防疫站开过米粉店。和其他粉店不同,由他下出来的米粉,不仅筋道十足,而且还兼具味香汤浓的特点,深受街坊邻居们的喜爱。

2000年老防疫站门面启动拆迁,税庆云的粉店也在拆迁之列。正忙着四处寻找下家的他,无意在雨湖房管所附近看到一张招租纸条。为不影响食客就餐,他几乎以极快速度谈好了相关合同,并正式将粉店迁到这个废弃的车库,直至15年后关门歇业。

“我们从不给粉店取名字。味道好、材料真,自然会有回头客。”说这话时,税庆云底气十足。他说,“只要你来我的粉馆嗦过粉吃过面,我就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味。”他的妻子段冬秀还因此练就了一门绝活:谁加了个蛋,谁加了个码,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么多年,没跑过一个单。”

名气背后是15年的坚守

每天7斤葱,110斤米粉,50斤碱面。如此“庞大”的数量,是税庆云家粉店一上午的销量。如果对这些抽象的数字难以理解,那可以将之换算成粉面的碗数:300碗米粉、300碗面条。而这,还是税庆云的“保守估计数”。

“这家粉店的名气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当人们还在为粉店卖出的碗数津津乐道之时,殊不知在这背后,是税庆云夫妇15年如一日的坚守。

妻子段冬秀告诉湘潭晚报记者,过去这15年中,他们两口子天天都是4点起床,11点吃早饭,下午2点多吃中饭。就连大年三十,他们都是下完粉送走当天的食客后再回家团圆过节。

如今,辛苦经营了十多年的粉馆因拆迁面临歇业。面对蜂拥而至的食客,税庆云心里满是感激,更多的则是不舍。

税庆云说,这些天他接到了很多老食客的电话,询问粉馆是否会继续开,开在哪里,对此他暂时也没有具体的打算。“这些年老婆一直陪在我身边打拼,最远的地方是去长沙。现在我想趁着这段时间,带她出去好好看看、走走,慰劳她这些年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