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试点农村垃圾分类两年 让垃圾村不再
株洲日报
 
07-13 11:22

株洲日报7月13日讯“菜叶、剩菜剩饭等,放到‘沤肥区’,成为有机肥后就近还田。牛奶盒、易拉罐等,投放到蓝色垃圾桶里,等着回收卖钱……”在家分拣垃圾,是黄碧兰每天的“必修课”。

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从2013年6月开始,石峰区在农村地区试点推广垃圾分类,让村民们自觉参与,实现垃圾的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留住美丽乡村。

如今,黄碧兰这样的村民,已适应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垃圾不再是房前屋后“自由行”。

村民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

黄碧兰是石峰区铜锣湾街道霞湾新村村民,她介绍,过去,村民们的垃圾都是直接倾倒,瓜皮、废纸、塑料袋、废电池随意堆放在一块,“垃圾山”随处可见。“垃圾堆高了就直接焚烧,气味很刺鼻,很远都能闻到。”

实施垃圾分类后,街道工作人员在她家门口放置了两个垃圾分类桶,并告知分类标准。

从此,黄碧兰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小到一粒纽扣大的电池,她也会将其分类处理。

“分类垃圾桶就摆在家门口,不费功夫,万一破损了,街道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免费更换。”黄碧兰告诉记者,可回收垃圾每个月都会有人上门回收,直接卖钱;不可回收垃圾则由保洁员先收集至路边垃圾收集箱存放,再由垃圾车统一清运。

记者看到,在这个村,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蓝白两个垃圾桶,分别存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房前屋后、河道、田边等地,没有了弃土杂物和“白色垃圾”。

而在邻近的长石村,村民贺海发在自家门前的农田边上,挖了一个约2立方米的“沤肥区”,家中的菜叶、煤灰、果皮等都堆放在里面,过6个月左右,垃圾就能变成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种蔬菜特别好。”

“垃圾分类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黄碧兰很开心地看到,霞湾新村换了容颜。

垃圾分类做得好,最高奖2000元

这种变化,始于2013年6月。其时,区城管局搞城乡环境同治,在农村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由村民自行处置,可利用垃圾还田利用,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公司统一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

“刚开始,心里也没底,毕竟,垃圾分类在城市都还不完善。”石峰区城管局考评办主任肖军说。

街道工作人员、村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制作墙面宣传栏,发放倡议书,免费添置垃圾分类桶。并通过赠送特殊日历和示意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一次性就投入了400多万元,还购买了6辆垃圾转运车。”肖军表示,实施垃圾分类后,村民们很认同,这种认同也逐渐转变为行动。

试点推广第一年,该局结合城乡同治考评要求,通过明检和暗检,对房前屋后卫生清洁且垃圾分类彻底的农户,实行摇号奖励,最高奖金达2000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石峰区共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6000多份,相继在铜塘湾街道霞湾新村的农民新村、长石村红旗组,清水塘街道白马村老320国道沿线、农民新村等地,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推广,添置分类垃圾桶8000多个,放置在农户房前;并在田园集中处设置“沤肥区”,将秸秆、烂果子、杂草等放置在沤肥区,作为有机肥就近还田,实现垃圾分类减量,节约垃圾清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