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们忙着将过秤后的水果装箱 刘杰华 摄
果园里金秋梨硕果累累 刘杰华 摄
摘下售卖的奈李 刘杰华 摄
蜜桃成熟 刘杰华 摄
布朗李 刘杰华 摄
柑橘 刘杰华 摄
板栗 刘杰华 摄
西瓜 刘杰华 摄
果农黄万成两框筐萘李卖了三百元 刘杰华 摄
红网靖州站7月7日讯(刘杰华 周康)7月6日,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太阳坪乡太阳坪村,一眼望不到边的金秋梨、萘李、水蜜桃、黄桃挂满枝头,好一派丰收景象。一阵清风吹过,果农们的阵阵欢笑声和着甜甜果香洒满果林田间。
太阳坪村是靖州县有名的“百果园”,村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渠江流经此地绕出的一个半岛,这里土地肥沃、风景优美,又称“太阳岛”。村里耕地面积2271亩,全部种植柑橘、柚子、大红枣、油板栗、金秋梨、水蜜桃、萘李、黄桃等特色水果,是该县主要的水果生产基地,有“水果之乡”美称。
“我家有4亩半地,种了一亩水蜜桃,种了三亩半萘李,去年收入4万5千多元,今年雨水好,挂果情况不错,按目前的价格,估计能收5万元多。”
果园旁边,一辆贵州天柱来的大卡车正等着装货,七八名果农正在忙碌着,过秤、装箱、搬运、装车,果农黄透祥一边数着手里的钞票,一边高兴地回答记者的问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能收入5万元,那可是比公职人员一年的工资收入还要多啊,是真的吗?”
见记者有疑问,种了20多年水果的黄透祥给记者算起了细账:“每亩果园每年按正常挂果算,可产果5000余斤,每斤按3元的价格批发,一亩收入1.5万元,4亩就是6万元。今年,我家的萘李个大、品质好,少了3元不卖,收入5万元没一点问题。”
黄透祥告诉记者,自己1988年退伍回家就开始种水果,是村里最先种水果的,也是最先住上洋房的,如今村里靠种水果富起来的村民已经很普遍。
“来,尝一个,我们太阳坪村的水果很甜的。”谈话间,几个勤快的小伙子,赶紧从筐里拿出几个足足有二两重个头的萘李跑过来,一个劲地往我们手里塞,嘴里还说道:“吃吧,都是自家种的,尝个鲜!”
我们被真诚的果农所感动,接过萘李在手里掂了又掂,真舍不得吃。
一个年轻妇女见我们没动,又拿来两个大的,笑盈盈地来到我们面前:“吃吧,这奈李家家都有,多着呢。”
“吃吧,吃不穷她们家的!”黄透祥指着离果园不远的一幢两层小洋楼,骄傲地说:“你看,那幢楼就是她家的,她家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呢。”
“是滴嘞,都是卖水果卖出来的!妇女接过话头,在场的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老板,你验下货吧!”一会儿,8000多斤水果全部过好秤了。
“不了,年年来拉你们的货,我信得过。”贵州老板吴妹手一挥:“装车!”
一筐筐水果,转眼间换成了手上一匝匝鲜红亮眼的钞票,果农们个个咧开了嘴。
“每天都有卡车开进来”,村支书黄野兵自豪地说:“我们村的水果远近闻名,一年四季,只要谁家园子里有货,就不愁卖不出去,都是刚下树,就被收走了。”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甜蜜的生活》,当时对电影里的生活羡慕得不得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才真比蜜甜呢。”香喷喷的水果扮靓了太阳坪村“百果园”,映红了果农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甜甜的笑声中,荡漾着的甜蜜生活,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