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班主任李艳妮和长沙最小初中毕业生肖翔
图为《家校练习本》
图为1214班成长记录本
图为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214班班级进行素质拓展
华声在线7月7日讯(记者 赖泳源 实习生 肖楠) “我以后想考北大或北师大,做一名人民教师。”在刚刚过去的中考中,来自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的11岁“神童”肖翔,一举拿下6A的好成绩。据了解,肖翔系今年长沙市年纪最小的初中生毕业生,肖翔“神童”的光环似乎更加明亮了。
“小神童”也曾陷学习低谷
三年前,8岁的小男孩肖翔出现在七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3岁左右)的军训队伍中时,曾引起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一次见到肖翔时,大家根本无法把这个身高不足1.5米、满脸稚气的小男孩与初三毕业生联系起来。
“其实我觉得我学习算是比较轻松的啦。”依然没到变声期的肖翔,声音还带着一丝丝的稚嫩。他说自己主要的方法就是分三步,预习,听课和错题集。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听课解答问题,而错题集在于纠正错误的知识。“这些方法都是我们老师平常经常讲的,我只是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小家伙虽然说得很轻松,但我们依然很好奇,对于比他大4岁的孩子都感到比较吃力的学习任务,年幼的他真的能毫不费力地完成的吗?
“肖翔在长沙3年的学习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的。”肖翔的妈妈肖春艳向记者介绍说。肖翔4岁启蒙,凭借自学,小学4年连跳2级,十分轻松地学完6年小学课程,并顺利考入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然而,突然增多的学习科目和任务,突然加大的学习难度,加上学校有很多更加优秀的同学,都给肖翔带来不小的压力。
因父母在外地工作,很少过问肖翔的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是请在长沙读大学的亲戚参加。陪读的外婆对他比较溺爱,洗脸要外婆把毛巾绞好送到面前,喝水要外婆端到嘴边,早上不叫五六遍不肯起床等等,隔代教育的弊端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肖翔与同学的交往也遇到困难,不断地捉弄同学让大家开始对他反感起来。掌握不了适合初中的学习方法,缺少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让他对新的初中生活不知所措,导致成绩出现较大滑坡,甚至一度出现了厌学情绪,成绩在不断下滑,从入学时的前10名下降到30多名。
“成长导师”引领走出迷茫
肖翔的语文成绩较弱,曾任教他语文的副校长黄志清老师主动要求担任他的成长导师。黄老师坚持每周与肖翔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为了不使小家伙感到紧张,黄老师还特意准备了小零食,两人边吃边聊,肖翔慢慢放下了紧张情绪,像对自己的父亲那样,倾诉困惑,分享趣事。黄老师抱着一颗平常心、宽容心与之谈话,对于他的困惑总是予以理解,帮助他分析问题,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用信任和赏识增强他的自信心。
肖翔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开始慢慢学会审视自己、纠正自己。进入9年级后,每次月考结束,黄老师都会帮助他分析试卷,找出他知识上的漏洞,并帮助他及时查漏补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语文不再是肖翔的短板,为他中考6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好的发展’ 一直都是博才实验中学的教育宗旨”,黄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学校为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名成长导师,对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学业上进行辅导、心理上进行疏导、生活上进行指导。这种方法非在实际教学中颇有成效。
“最美班主任” 3年写下378本“成长记录本”
“每天的学习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当日目标、学生自评与互评、老师和家长评价,甚至连每天的心情都被列入一张表格中,要求每天填写。”据1214班班主任李艳妮老师介绍,这个小小的表格,就是班上63个孩子均衡发展的“秘密武器”。
3年来,李艳妮老师完成全班63个学生378本“成长记录本”,生动、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点滴变化,帮助老师和家长及早察觉学生的变化,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这个看似简单的表格设置,好比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校内校外24小时的“跟踪器”,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交流。”
刚刚进入初中时,肖翔由于年纪小,常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利用《成长记录本》每天记录每科作业任务,并在需要特别强调的作业项下划上线,这样做到了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杜绝了没有听清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忘记某项作业的情况。同时登记作业完成情况,就能确保自己的各科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每天的互评和自评,能够让肖翔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断增强自我反省能力,从而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踏实做事等良好行为习惯。
班主任李老师在《成长记录本》上将肖翔的每个小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与赞赏,比如他主动做好事,某次作业有了进步,每天的表现情况等等,都一一记录下来。通过记录这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小家伙觉得自己得到了表扬和关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高。
“老师每天的评语虽然很简单,但是很有针对性,很切中要害,非常中肯。打评语水平非常高。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老师的评语帮助也很大。”这是妈妈肖春艳对《成长记录本》的评价。“甚至在中考结束后,肖翔的所有课本都不要了,就拿了六本《成长记录本》回来。”
“家校联系本”不仅是纸上沟通
针对像肖翔妈妈这样在外地工作,不能每天陪伴孩子的情况,1214班还特意制作《家校联系本》。学生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等,都能借助于家校联系本向每一位学生家长传达。联系本上不是简单地登记枯燥的数字,而是记录学生点点滴滴的亲切文字,是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的“录影机”。
每周末,李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准备一篇适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的文章,有时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时是教育方法的指导,有时是心理疏通的指导。
肖翔的妈妈肖春艳说,在《家校联系本》上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看到孩子的真实表现,看到老师的用心良苦;通过共同阅读周末文章,不仅能和孩子找到共同语言,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启发,孩子也能从家长所写的读后感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据她说,其他家长们也十分乐意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老师进行“纸上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实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的良性互动。
“温暖的1214”不抛弃,不放弃!
在采访中,肖翔多次提到学习小组的伙伴们给他提供的帮助。原来,在1214班,每名同学都有自己所属的学习小组。大家围绕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充分发挥创造力,团结协作,将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打造成各具风格和特色的小集体。在小组内,同学们团结一致,共同朝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效;在小组外,每个小组都形成了“学习上共同竞争、努力,生活中互相帮助、关心”的氛围,促进了班级的进步与团结。
在小组成员的不断帮助下,肖翔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发挥他的幽默感。他回忆起中考前的那段日子。“大概离中考还有六七十天,同学们的学习压力特别大,有时候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我就跟大家讲笑话,同学们一听,就忍不住笑,慢慢也就放松了,这是一种激励,我觉得特别有用。”
“你的那些笑话都是从哪里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肖翔大咧咧地说:“都是我自己编的。我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稍加改编,就成了笑话,大家听了都会笑。”说起自己搞笑的功夫,他显得很自信,也很自豪。
他的文科弱,小组的同学就会教给他学习的方法;他的理科强,就主动为同学讲解难题。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大家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同伴,不抛弃,不放弃,学会分享,共同进步,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氛围,班上优秀的同学很多。”据介绍,这次中考1214班有29人考到6A,14人考到5A1B,居岳麓区第一名。该班还曾连续3年被评为岳麓区优秀班集体、2013年长沙市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