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岗女工到创业明星 杨艳云18年华丽转身
团结报
 
07-02 09:11

团结报7月2日讯  18年前,她是一名下岗女工;如今,她已成长为我州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州人大代表、州旅游协会泸溪县分会长、泸溪县天桥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她经营的有宾馆餐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种养殖等等。

初夏五月,泸溪县天桥山脚下,溪岸旁正在建设浦市铁骨猪养殖场,工地一片繁忙。这儿正是杨艳云的创业基地。从工地抽身出来的杨艳云,边擦拭着汗水,边和我们聊了起来……

下岗后收起了废旧

1996年2月,正值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年货,可杨艳云心里却像冰窖一样冰冷———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国有企业改革,她所在的武溪粮站也在其中。站里有两名会计,她是其中之一。按照改革要求,只能留下一名会计。如果杨艳云留下来,就意味着另一位家庭比自己更困难的同事就要被裁掉。

经过艰难的思想挣扎,杨艳云主动放弃,把留下来的名额让给了同事。就这样,杨艳云下岗了。虽然是自己选择了下岗,但是,当真正下岗的时候,她彻夜难眠。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呢?

在别人看来,杨艳云丈夫有工作,家境好,她可以安心在家带小孩过日子。然而,杨艳云不想当家庭主妇。过完年,她跟退休的父亲借来700元钱,200元用于孩子的学费,500元作为资本,背起背篓,拿起秤杆,边走边吆喝,干起了废旧回收生意。时至今日,问起她为什么当初选择收破烂?她笑答:“不会折本”。

那时,她起早贪黑,被酒瓶废铁压得腰酸背痛,还要忍受旁人的嘲笑,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可她毅然坚持了下来。

有耕耘就有收获,3个月后,她获得4000多元的纯利润,比每月在单位的工资收入还要高。

大排档捞得人生第一桶金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五强溪水电站蓄水发电,县城从武溪迁往白沙。1996年6月,杨艳云举家迁至白沙。此时,新县城百业待兴。这让杨艳云看到了希望。她大胆决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2万元,租赁县国税局一间40平方米的门面,开起了大排档。

创业之初,非常艰难。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她身兼多职,既是老板又当采购员和服务员,忙得团团转。很快,她以自己的实在和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迎来了顾客,站住了脚跟。短短两年下来,她靠排档店积累资本近20万元。

有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她胆儿更壮了。2000年,她借资500万元,新建了一家私人宾馆。2007年8月,她再次发力,成立了泸溪县天桥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多万开发泸溪旅游产业,并于2009年2月试营业。

把员工当亲人

创业之路顺风顺水,人们不禁要问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杨艳云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把职工当亲人,大家都愿意跟我干。”

从开排档店开始,她就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让他们有在家的感觉。员工们也把她当成了大姐,事事争着干,谁有心里话都肯跟她讲,宾馆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邓长生是杨艳云众多员工中的一名。他下岗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苦,找工作四处碰壁,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他来到杨艳云开的宾馆。杨艳云了解情况后,为他增设了司机岗位,安排他学习驾车技术,并报销全部费用。后来,杨艳云想,邓长生在此,只能解决吃饭问题,无法脱贫,今后小孩还要读高中、上大学。于是,她鼓励他自己创业。

2006年7月,杨艳云借给邓长生16万元买了一辆出租车。两年后,邓长生还清了16万元借款,现在他每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步入了小康生活。

多年来,像邓长生一样,石利玲、李永君等青年都在杨艳云的帮助和指导下成长起来了。下岗职工石利玲,学会了“泡菜鱼”手艺,开起小鱼馆,生意很火红。待业青年石泽云,学会了电焊业务,拥有上百万的资产。下岗职工李永君发展养殖业,事业风生水起。

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去年7月,潭溪镇浦市铁骨猪生态养殖场免费赠送了我两头仔猪,腊月宰杀,共得180多公斤,场里以高出市场价每公斤10元的价格回收,我多得了1800多元。”5月28日,家住潭溪镇土麻寨的李圣友乐呵呵地说。今年5月,李圣友再次获得两头免费仔猪。

浦市铁骨猪,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0年4月荣获农业部优秀农产品地理标志,这是“铁骨猪”的美誉。如今,浦市铁骨猪享誉省内外,网上销得很火。

作为一名曾经的州人大代表,杨艳云倾听民声,收集民情,献计献策。她先后深入浦市、武溪、洗溪、潭溪等乡镇调查走访,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然后撰写了《关于大力发展浦市铁骨猪产业的建议》和《关于在泸溪县进行“草—猪—沼—果”浦市铁骨猪生态养殖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得到州县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为更好保护和传承这个品牌。杨艳云还自己进行规划、投资、建设和管理,2011年注册成立了食品开发公司。在洗溪、浦市等乡镇发展铁骨猪养殖户1000多户,为农户从供苗、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许多农户通过养殖铁骨猪,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2012年春,杨艳云再绘蓝图,在潭溪镇土麻寨和武溪镇军亭界林场建设养殖场。如今,养殖场拥有350头能繁殖的母猪,年可繁殖仔猪8000头,还可年出栏铁骨猪6000头。

现今,她又创办了铁骨猪产品包装加工企业并注册网店,专销售浦市铁骨猪腊肉及相关产品,让绿色产品走出了大山“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