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唐祖桐:大腿里至今留着日军子弹头
湖南日报
 
06-30 10:38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湖南这块热土,三湘儿女英勇抗日,气壮山河,曾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专栏《气壮山河·湖南抗战老兵》,以寻找湖湘大地上的抗战老兵,讴歌他们的英雄事迹,以激励后人不忘国耻,励精图治,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湖南日报记者 邹仪 刘跃兵

通讯员 张明

唐祖桐:开动脑筋打鬼子

东安县紫溪镇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住着两位快乐的老人,他们是抗战老兵唐祖桐和他96岁的老伴。6月23日,唐祖桐向记者说起自己亲历的抗战故事。

大腿里至今留着日军子弹头

唐祖桐1920年出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刚高小毕业。

这时,原籍东安县大庙口镇的国民革命军某团张连长回乡招兵,一眼相中了有文化、头脑机灵的唐祖桐,把他带到新成立的南京某高射炮团,任观察手。唐祖桐告诉记者:“我的职责是测量高射炮与敌军飞机的距离。一次,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在离我仅50米的地方爆炸,我的耳朵聋了1个月。”

唐祖桐所在的连队只有6门射程2000米的高射炮,经常眼睁睁看着日机在天上“耀武扬威”。

1938年初,部队退守山西运城。唐祖桐和同连的7名湖南老乡拦下一辆军车,来到驻守河南黄河渡口的国民革命军27军45师265团第一营。唐祖桐说:“高射炮打不到日机,我想当步兵,打鬼子。”

几天后,第一营渡过黄河,“单刀深入”阻击日军,出发前,唐祖桐领到200发子弹和4枚手榴弹。两天后,部队与日军在玉米地里激战了一天一夜。

不久,唐祖桐考入军部干部培训班,升为准尉。部队首长安排他回连队任司务长,可唐祖桐不干,他说:“我要带兵打仗。”部队首长犯了难,按常理应该安排唐祖桐担任排级干部,可排级干部满员。唐祖桐也不计较,成为全军唯一的准尉班长。

唐祖桐第一次带兵,就在山西长治与日军短兵相接,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子弹不停地从身边飞过,不时有战友牺牲。直到战斗结束,连长发现唐祖桐右大腿流血不止,赶紧把他送到卫生队。原来,他被一颗子弹击中。唐祖桐说:“当时没感觉到疼痛。因为没有X光机照片,找不到子弹的具体位置。卫生队只给擦了点碘酒,打了个绷带。直到现在,子弹还留在体内。”

开动脑筋打鬼子

1944年,唐祖桐随部补充到167师,升任中尉排长,在太行山一带打鬼子。唐祖桐带兵打仗不蛮干,注重向当地百姓收集情报信息,善于开动脑筋。

唐祖桐回忆,一天,村民反映一队日军在窑洞里做饭。他立即从排里选出10个年轻力壮的战士,每人带上4枚手榴弹,他扛上一挺轻机枪,一路小跑,来到日军做饭的窑洞前。战士们向窑洞里投手榴弹,他则端着机枪守在洞口,消灭了20多个鬼子。

1945年,唐祖桐转任炮兵团中尉连长,转战河南玉溪一带。唐祖桐所在的团接到命令,攻占日军阵地。一战下来,冲锋的连只剩下1个司务长、3个伙夫。团长调集两个连,准备亲自带部队冲锋。就在这时,从日军阵地上跑来一个全身是血的老百姓,说出了日军火力点的大概位置。团长把唐祖桐叫到跟前,命令:“把鬼子火力点给我轰了!”

唐祖桐根据描述,指挥6门迫击炮连发200发炮弹。终于,日军阵地哑了。就在大家乘胜追击日军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追击。部队上下都十分不解。这时,终于得到一个大家企盼已久的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选择光明的道路

日本投降后,唐祖桐随部退守四川邛崃。后来选择了起义。唐祖桐说:“关键时刻,我们选择了光明的道路。”

1950年,唐祖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东安县紫溪镇。他积极参加公私合营,后来,调往人造棉厂、供销社工作,多次获评县、镇的先进个人。

退休后,唐祖桐还时常关心国家大事,自费订阅了《知识博览》等报纸杂志,每天收看电视新闻。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