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红网洪江区站6月26日讯(通讯员 张太武)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为中国装甲兵之父徐庭瑶所倡议设立。1936年3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组建陆军交辎学校,以培养装甲兵骨干,徐庭瑶任教育长。1938年整编为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校址改驻湖南长沙,后迁广西柳州。1940年迁址湖南洪江,校本部设寨头村向氏宗祠,至1944年秋迁址四川潼南(易名为陆军装甲兵学校),在湖南洪江时间长达四年多。
徐庭瑶(1892—1974)字月祥,安徽无为县人,保定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历任国军连、营、团、师长等职,1933年任第17军军长,授中将军衔,1939年任第38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4月,任陆军装甲兵司令,授上将军衔,1974年病故台湾。故后军史尊称徐庭瑶将军为中国装甲兵之父。
照片
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对外保密称“洪江精是学校”)迁址湖南洪江时规模宏大,司令部设洪江中山公园(现洪江区中山路小学),校本部设寨头向氏祠堂。学校以寨头为中心,上至洪江回龙寺,下至安江三岩湾,校区绵延五十余华里。校本部设教育处和总务处。教育处下辖学员队、学生队、军士训练大队、试验大队和实习工厂。
学员队位于洪江汽车站附近,1942年冬季迁岩门,学员属带职学习,由部队保送。时间一般为半年至1年。
老照片
学生队位于寨头和岩门,1942年扩编为学生大队,包括战车学生队、技术学生队、保管学生队。学生以高中为主,经考试录取后,带军龄学习三年,毕业后任少尉军官。学员队则部分来自各部队选送的连职以上军人,部分来自各大学、院校毕业生,予以现役少尉军官待遇。
军士训练大队,驻水东江,其中第四中队驻寨头。该大队招收初中学生,学习时间为一年半。1943年除撤销军士训练大队,组建驾驶兵教导团(团长吴家让,黄埔6期生,曾留美),团部及第二营驻萝卜湾,第一营驻洪江区、第三营驻岩门。
试验大队(1942年冬扩充为战车练习团),驻扎在寨头以北的安洪公路的东侧。所属第一连为机踏(摩托)车连,第二连为战车(坦克)连,第三连为步兵连,第四连为重机枪连……
实习工厂地址在寨头河之南,靠近萝卜湾,有新建高大木质结构厂房3栋及其附属设施,厂长吴公懿系留美学生。这座工厂供技术学生队、军士训练大队第四中队以及本厂徒工队实习场所。此外还生产一些机械产品。
总务处下辖大修厂、仓库、工务所、司机排、特务连、精是中学和洞口办事处。大修厂和仓库均驻萝卜湾。精是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当时只设初中班。洞口办事处负责接待、物资中转等任务。
除了教育处和总务处外,尚有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特别党部,设于校本部的左边,1940年后改为政治部。
机械化学校学员多达三千多人,加上教职员工、实习工厂员工及家属计逾三万多人。学校家属大多住洪江区内。学校从洪江区到安江三岩湾,校内每天有交通车通勤。机械化学校车辆来自西欧、苏联。学校除聘国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教授外,还特聘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机械系教授道尔逊为学校的顾问兼军事技术教授,柯莱、贝尔德等为战车战术教官。整个校舍绵延长达十余公里。
湖南省洪江市沙湾乡寨头村向氏宗祠为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本部,文革期间成了寨头村的榨油厂,宗祠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幸的是宗祠的建筑大部保存完好,使大家现在依然能够看到当年学校校部的原貌。
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自组建后,在抗日战场上战功彪炳。学校在徐庭瑶将军的治下,治学严谨,训练严格,军纪严明,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和中坚力量。该校第一批战车练习团学员,一毕业即奔赴抗日前线,编入第38集团军第五军200师序列(为当年国军唯一的机械化军),在反攻南宁的战役中,在军长杜聿明将军的指挥下,大战昆仑关,国军坦克冲锋陷阵,全歼日军著名松井师团,击毙日军名将中材正雄师团长,击毁日军坦克200多辆,毙伤日军8100余人,取得了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后的第一次重大胜利。1943年,为对驻缅日军发动总攻,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和中国驻印度总指挥部决定组建中国远征军坦克部队,遂将陆军机械化学校驾驶兵教导团第三营官兵调往印度,驻印度中部的兰姆迦基地,全部装备美式M3型坦克,序列称中国远征军战车一、二营。年底,奉军事委员会令,又将学校战车练习团官兵调往兰姆迦基地,组建战车第三营,形成中国远征军战车团序列,蒋纬国任团长。1944年初,缅甸反攻战役拉开序幕,中国远征军战车团与盟军迂回包围瓦拉邦日军指挥部,痛歼日军第18师团,斩获师团关防和军旗,异域扬威,史称“三三大捷”。战役中,远征军战车团顽强的战斗力,使盟军司令部刮目相看。此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当年印缅战场战局,确保了中国战场唯一抗战物资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畅通。同年夏,战车团又配合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新六军在八莫南坎、芒友发动的追击战,迫使日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2005年9月,台湾军队退役中将游杰士(1940年陆军洪江机械化学校战车练习团第三期学员),应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的邀请参加会议。会后于9月8日在省台办翁梦巧副处长和怀化市台办李光龙副主任等陪同下,回到阔别62年的洪江市沙湾乡寨头村,故地重游,寻访昔日就读过的“陆军机械化学校”旧址,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为纪念62年前机校的这段历史,缅怀当年峥嵘岁月和徐庭瑶教育长对陆军机械化学校的贡献,征得同意,游杰士筹划兴建月祥纪念公园。2006年5月20日,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部分学员徐葆昌(战6期)、杨大昆(战5期黄埔19期)等到洪江区萝卜湾机械化学校制造厂旧址、倒水冲等故地重游。
湖南怀化籍远征军老兵中,芷江的舒洪盛老人就是在该校受训过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战车第一营的一名战士,洪江区抗战老兵向阳,也就是陆军机械化学校实习工厂负责材料和文件的收发。
学习有《校歌》一首,歌谱没有校正。
感谢洪江区志愿者宋永昌提供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