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端午节不仅为了纪念屈原 还有更多含义
红网会同站
 
06-23 15:43

过端午 包粽子

红网会同站6月23日讯(杨汉立)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亦称午日节,会同俗称五月节。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要吃粽子、赛龙舟。其实,在此之前,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如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春秋时代之前,吴越之地有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进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中国汉族人民才增添了纪念屈原的内容,慢慢成为中国人共同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也有部分地区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

过端午 包粽子

而在会同古老的原始习俗中,五月节并不为了纪念屈原,纪念屈原是湖湘文化传入的结果。会同过五月节的时间也有五月初五、五月十五、五月初四、五月十二等日子之别,这些习俗就有了会同地域的独特性。会同所处古侗苗之地,因为湿气重,需要热量高的食物,所以有着喜吃糯米食的习俗,除平常经常吃糯饭外,节日基本上要用侗糯做成醮粑、糍粑、粽粑等食品。最开始的醮粑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祖先。“醮”字的原始意义,就是远古人用酒(酉)、禽(隹)类(四点底表示血滴或用火加热)来祭祀。后来,演变为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和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可见,会同以糯米食进行祭祀,历史相当早。

过端午 包粽子

由于古代的会同等地,以稻作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起源早,五月节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比如,人们吃了粽子后,就要把粽叶挂到瓜豆果树上去,以“粽子”与“壮子” 谐音,以“粽子”成摞的形态,来寓意硕果累累、五谷丰登。加之,吃了粽粑后的粽叶,总是残留米粒或留下香甜味,一些虫子会闻之而至,结果被黏住,这在客观上也直至了防虫的作用,是一种生态杀虫方法。在会同,五月节这一天,还要吃鸭子、吃新鲜果蔬。晋朝周处的《风土记》里就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就是鸭子,“角黍”就是粽子。可见端午吃鸭子、粽子早在晋朝之前就已经形成风俗习惯。笔者认为,这都是农耕文化的遗存。

其实,龙舟赛的源头就是舟的图腾。据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图案看,距今六七千年,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早已从雕凿独木舟的基础上制造出了双船并联形式的船,说明那时的先人不但发明了船,还通过发明双船并联以抗拒风浪、防止倾覆,为以后远道航河、航海奠定了基础,这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因此,赛龙舟是远古先民对船崇拜和渔猎文明发展的产物。并且,由于我县许多乡村并没有适合划船的河流,但人们骨子里还有深刻的舟崇拜,所以,宝田侗族苗族乡等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划旱龙船的习俗。

为什么会同境内有着那么多过端午的不同日子呢?《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至洞庭不见……”。这里的“望日”即为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原来这是由于屈原殉国之日的传说不同。但从端午的别名有“端五”、“重五”来看,端者开头也,端五应该是开头这个五,即初五;重者复也,重五应该是五而又五,即五月又五日。所以认定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的居多。其实,从汉字学和人类学、民俗学看,午者阳也,火也;重午,更是强加了阳与火的力量,远古人需要以此消除梅雨时节盛行的瘴气、湿气。无论是选五月初五,还是五月十五,都强调了这一寓意,是神农炎帝太阳崇拜的遗存。

过端午 包粽子

另外,老一辈人说端午节是辛苦节。因为正如范成大在《村居即事》中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江南农村春耕夏插,泥里水里忙了一个春末夏初,消耗了不少体力,会同俗语形象地说:耕田、栽禾被蚂蝗叮咬失去了不少鲜血,插完中稻就该上岸“补蚂蝗血”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神农稻作文化的在民俗中的反映。

至于,一些地方在初四或十二过端午,虽然笔者采访了不少老人,但都只能说是老人们传下来的习惯,道不出所以然。不过笔者分析,其原因有几种可能性:一是伍姓人,纪念其祖先伍子胥,如广坪么哨伍家就在五月初四过端午,可能他们想在初四过以区别其他姓氏的人过这个节。受其影响,在广坪么哨交界的几个村,其他姓氏人也在五月初四过节。二是可能是历史上一些地方的想提前开展庆祝端午活动,便在初四或十二过端午。三是发生过一些特殊的事情,使得人们改变了日子来过节。

所以,我们会同人,在庆祝端午佳节时,既要弘扬屈原的精神,也要弘扬神农炎帝文化中的太阳图腾和农耕文化,并可以纪念伍子胥等名人,以此为实现中国梦和建设美丽会同增添力量,使端午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