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6月21日讯(记者王玲)包粽子、悬菖蒲、挂艾草、赛龙舟,这些都是人们纪念端午节的传统民俗。尤其是赛龙舟,一直是端午佳节里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但如今,益阳市的龙舟比赛无论从组织规模、竞赛形式还是文化影响力上,都已不再是曾经最辉煌的模样了。或许,兰溪镇小河口村和村里那艘已告别赛场7年的老龙舟,正是益阳端午龙舟赛日渐式微的一个缩影。
1988年问世的“庆云飞”龙船因能同时承载100号人而名声斐然,但它如今却“酣睡”在结满蜘蛛网的棚子里。“谁也没有想到这艘龙舟如今这般惨淡,曾经它可是我们村里的骄傲。”小河口村支书易国保介绍,虽然许多村民都想开展划龙舟比赛,但仅靠村上力量远远不够,且不能保证比赛安全性,所以不敢贸然举行。
翻阅《兰溪地方志》,里面对龙舟竞赛的记载详实而生动:1986年端午节,兰溪镇、千家洲乡、天成垸乡人民在兰溪河赛龙舟,枫林桥畔山歌对唱,水上龙舟竞发如箭,桥头山歌高亢如潮,两岸观众万头攒动,显示一派清平景象。1993年端午节,羊角乡、八字哨乡、千家洲乡、沙头镇等地人民群众组织20余艘龙舟在资江下游沙头段竞赛,两岸观众达3万余人.....
年过七旬的村民陈脊庆曾是村上的划船能手,2007年他参加了兰溪镇举行的“迎奥运”大型龙舟比赛。陈脊庆回忆,比赛当天鼓声阵阵,20多艘龙舟在江上竞赛,蓝天江水之间,彩旗飘飘,宛如仙境。航道内水花飞溅,众人情绪高昂,欢呼声和锣鼓声随着船桨整齐起落,震耳欲聋。各船队员同心协力、奋勇争先,吸引了远近约8万名观众。“当时小河口村就是用‘庆云飞’这条龙船参加的比赛,有一百三四十号劳动力参加,大家齐心协力,场面相当壮观”。
“兰溪龙舟不同于其他地方纯竞技的龙舟赛。除了力量和速度,还讲究美感和文化。”易国保说,五月初一前夕,先要用公鸡祭祀,五月一日当天,船开始下水,到了五月初五那天才开始正式比赛。比赛前,要请礼宾司宣读告文,用三牲酒肉祭祀龙头。龙舟的划手分为两个层面,坐着的是坐桡,称为常备队,站着的是站桡(插桡),称为增援队,在游划或寻找战机时,由坐桡负责慢划,站桡把桡片倒竖在船边缘上,随着锣鼓的节奏声前后摆动,极具观赏性。比赛刚开始时,站桡(插桡)是不下水的,大家把长桨倒立起来,随着号子轻轻地摇动。两船交错而过的时候,拿长桨的人把桨拿起来在空中挥舞,这是礼貌的动作,意思是你们请先走。
简正明是小河口村的治安主任,以前也参加过镇上的龙舟比赛,他很怀念与村民们一起训练、挥梢、呐喊的日子。他说,“我们以后应该还有机会像过去一样赛龙舟,去年我还为‘庆云飞’刷了桐油。其实划龙舟是我们这里最盛大、最热闹的活动,既能增强村民的凝聚力,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易国保说:“如果想留住传统的端午节,继续举行大规模龙舟赛,必须靠政府来支持和组织。根据往年经验,群众参赛和观赛的热情度都很高,现场人数特别多,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参赛队伍应淡化胜负观念,更多地去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不应为比赛名次而伤了各村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