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子商务的“质量危机”与“偷税漏税”
红网郴州站
 
06-19 09:10

红网郴州站6月19日讯(记者 何一航)近年来,来自电商行业的各类分析报告频频指出:“电商正在陷入‘廉价——低质——走量’的恶性循环。”

来自市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市工商部门共受理电商和网络消费投诉183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服装、鞋帽消费,已办结180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考虑到电子商务消费者的低维权率,这组数据可能与实际投诉量差异较大,这一状况值得我们重视。

低门槛行业一拥而上质量参差不齐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朋友利用朋友圈、QQ空间卖东西,销售对象也主要是熟人。”日前,市民刘青青(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照顾”熟人生意时的不愉快经历,“这些产品往往来源不明、成分不明,纯粹靠感情做买卖。即使买的东西不好,也抹不下脸维权。”

刘青青描述的,是如今在郴州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一种参与电子商务的模式——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向朋友或区域内的陌生人推销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推销行为,是一种纯粹的私下商业行为——通常没有申请相关证照,销售的也不是自产商品。“我们就是倒手赚取差价,把自己通过‘淘宝’或者一些其他途径来的货物推荐、卖给朋友。”一位从事“微商”面膜销售颇有心得的人对记者说,“坦白说,这些货物来源有些‘不明不白’,毕竟我们也没有办法核实产品真伪、好坏。”

另外,朋友圈、QQ空间的“几何式”传播速率,也让一些实体店投身其中。例如:郴州颇为有名的私人蛋糕定制品牌“小熊”,就是一家申领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相关食品证照的蛋糕店。“去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卖上百个。”该店负责人说。

前年,在朋友圈从事蛋糕定制的店铺还寥寥无几,如今仅市城区就有十余家。“竞争的主要方式是低价。”后来,“小熊”蛋糕店无奈地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营业执照和相关食品证照,宣称“与其他微商不同,是正规店铺”,藉此应对恶意竞价。

由于朋友圈等营销模式的零门槛,同行业“一拥而上”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这类商家在营销过程中,单纯地将门面、雇员等实体店经营成本摊入商品中,不断压低商品价格吸引顾客,又利用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特点,降低售后服务质量,给消费者维权制造困难。

记者观察发现,这类违规经营行为隐蔽性强,很多经营者就像过去的流动小贩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网购行为的税收法治观念亟待加强

“你网购的时候索取过发票吗?”连日来,记者就此问题对多位市民进行了随机抽样采访,得到的回答基本是“没有”或“有,但很少”。

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网购时不索取发票的人比比皆是,“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案例里,还有消费者收到过假发票。”

而前文提到的那些违规电子商务行为,则根本没有进行过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纳税自然也无从提起。

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在证照齐备的正规电商企业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普遍具有“小微”特质,根据我国“营改增”改革的规定,许多电子商务企业远没有达到3万元的起征点。因此,电子商务目前对于我市财税的贡献还不强。

记者在市国税局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财税征收中,对于网络销售行为并没有单列统计,“税务部门只会对商家的经营总收入进行查验,采取定税等方式征收税款,至于商家的商品是通过实体销售还是网络销售,并不在税务部门检查的范围内。”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对此,有人表示担忧。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商家就认为,考虑到网络销售行为的隐蔽性,如果网络销售的经营收入没有进行单独统计,一些商家可能存在实体销售账目清晰,网络销售有所瞒报的情况。“这对其他商家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