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 怀化粽香飘满城
红网怀化站
 
06-17 11:00

红网怀化站讯 家住怀化鹤城区石门乡的米桂香老人,今年71岁,耳聪目明,做事麻利,每年端午节前她都要做百多斤粽子卖,今年也不例外。米桂香老人告诉记者,这几天她每天要包10公斤糯米的粽子,下午三点开始动工,第二天凌晨五点开锅,八点去市场卖。糯米、粽叶都是在市场上挑选的,回家后,先将糯米淘净放在那里“酥” ;粽叶买回来用开水烫过后,再泡在清水里;包粽子更要讲究,不但要漂亮好看,还要不松不紧、大小差不多……说起包粽子,米桂香很有心得。推着一辆三轮车,从怀化学院西校区出发沿路叫卖,还没走到迎丰市场,一两百个粽子就销售一空。怀化学院学生小李买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将淡黄的粽子蘸上白砂糖, 咬一小口, 满嘴都是淡淡的枧水香味,小李连说好吃,又给寝室的姐妹们买了一串。“因为家住外地,今年端午寝室的同学都不回家,吃着这原汁原味的手包粽子,就会想起妈妈,想起妈妈的手包粽子。”小李说。

在中心市场、迎丰市场,像米桂香老人一样挑着现做粽子卖的人生意都很兴隆,前来购买的人不少,而新近上市的靖州杨梅、中方龙场杨梅也备受市民青睐。住在锦溪路的张女士在迎丰市场买了一些粽子和杨梅准备给父母送去, “端午节,父母就是爱吃粽子和杨梅,以前粽子都是自己包,这段时间单位忙,没时间包粽子, 就到市场上挑了些现做的给他们送去。刚才我试了一个粽子, 味道还不错。” 张女士说。

今年端午小假又逢父亲节,采访中,部分市民表示,端午节要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过。上班族小刘说:“端午节原本是约好和几个朋友出去自驾游的,后来一翻日历发现端午小假正逢父亲节,就取消了自驾游计划,和爱人商量, 端午小假做一桌好饭菜和父母一起过,感觉更好些。 ”

在城区一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谢师傅老家在通道,在怀化打工已有三年,每年端午节他都是在工地过的。谢师傅说,端午节和平时也没有很大变化,工地不放假,端午节就是给父母和孩子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买个粽子吃也算是过节。端午节遇到工地不忙下班早,几个老乡也会聚到一起在工地附近的小餐馆炒两个小菜,喝点酒,聊聊天。 “其实过节是小事,每年最大的期盼就是工地都能按时兑现工资,一家人都盼着用钱呢。”在谢师傅心里,每年踏踏实实赚点钱回家是最重要的。

农村:锣鼓喧天划龙舟

负责迎丰中路片区业务的快递哥谢德成这几天笑容满面,挺开心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小区天天接送快递,有些业主也和他熟悉了,大家都问他有啥好事,他乐呵呵地说,终于和同事调好了班,过几日就可以回老家过端午划龙船了。 “啧啧啧,就调个班,乐成这样!”大家都取笑憨厚的小谢。开心的小谢,可不在乎别人的笑。“城里端午节还是冷清了些,在我老家辰溪黄溪口, 锣鼓喧天划龙舟,端午节比春节还热闹呢。”小谢说。

“端午比春节还热闹” ,小谢的一 番话代表了怀化很多农村兄弟的心声。在他们眼中,春节只是自己一家人过,属于“小家庭”的节日,而端午节则是整个宗族、村组的盛会,是一个“大家庭”的节日。端午赛龙舟则是一次展示各村实力和风采的难得机会,只要村外有条河可拨桨划船,好男儿都会吆喝上阵,乘风破浪。

小谢告诉记者,端午节赛龙舟是辰溪黄溪口、龙头庵一带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平时,他们在外打工,有时忙得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但是只要到了端午节,不管身在何方,他们都要相互联系千方百计从各地赶回来,参加龙舟赛。小谢说,这几天,他已接到电话,儿时的几个玩伴,隔几天也将从外地坐火车到怀化和他会合回辰溪。

“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黄溪口、龙头庵一带,乡亲们对龙舟赛有多喜爱。只要是端午龙舟比赛,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扶老携幼倾巢而出,河中央是各色龙船破浪前进,河岸边是里三层外三层呐喊加油的乡亲。那场景真让人激动。”说起家乡端午划龙舟的热闹景象,小谢已然陶醉。

和小谢一样,在这些外出打工闯荡的游子心中,端午划龙舟已经不是一项简单意义的体育活动,而是族人之间、村民之间交流感情、融洽感情、升华感情的情感纽带,端午节几天的相聚,让他们可以放松疲惫,可以增添前行的动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平时再忙,端午龙舟赛必须得参加,那才没忘本。

沅陵端午龙舟赛

沅陵端午龙舟赛

敬老院:一群耀眼的红马甲

尊老、爱老、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怀化义工联合会的义工来说,端午节前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敬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到节日气氛,已成为他们每年的常规活动。

端午将近, 应怀化市晋源老年公寓的邀请,周六早上8点30分,怀化市义工联合会关爱部、怀化市女子合唱团义工服务队六十多名义工来到晋源老年公寓,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给老人们过集体生日,热闹温馨的氛围,让老人们个个呵呵直乐。

扫地、擦窗户、铲除院子竹林中的杂草,忙碌了两个小时后,老年公寓更为整洁有序。在随后的节目表演中,怀化市女子合唱团义工服务队也是蛮拼的,他们充分考虑老人们所经历年代的不同特点和感受, 精挑细选了一批节目。独唱、小合唱、大合唱,独舞、三人舞、群舞,京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表演,让老人们大饱眼福,他们竖起大拇指不停称赞。而当《我的祖国》 、 《南泥湾》 、 《最亲最好的人》等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经典红歌联唱旋律响起时,老人们的心情更加喜悦了,他们也跟着轻轻吟唱起这些曾经感动过、激励过并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歌曲。

欢快的舞蹈,动人的歌声,当老人们还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活动中时,摆着生日蛋糕的桌子被抬到了舞台中央,老人们一个个戴上生日帽,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义工为老人们过起了集体生日。吃着香甜的生日蛋糕,听着义工一声声真诚的祝福,幸福的泪花在老人们浑浊的眼中闪烁着。

参加演出的市女子合唱团义工说,听说端午节前要来敬老院表演,她们克服各种困难,利用休息时间抓紧排练,在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里,准备了1个多小时的节目,现在能得到敬老院老人们的称赞,再辛苦也值。

端午记忆:苦中亦带着甜

当一些历史悠久的端午习俗被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所掩盖,当粽子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主色调,成为端午节的代名词时,一些儿时的端午记忆也开始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到弥足珍贵。

沅陵马底驿九校的语文教师万道新回忆起儿时端午,最难忘最快乐的是和父亲进城看划龙船比赛。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到端午,县城沅江上都要举行划龙船比赛,各个乡镇都派有队伍参加,而搭伙去为自己乡镇的龙船队呐喊助威成了每个乡亲义不容辞的责任。万道新至今记得,那个时候,天还没亮,父亲就带着自己和村民一起走山路到乡镇,再坐班车到县城。到了沅江边上,已是人山人海,沅江上锣鼓紧擂、龙船飞奔,沅江岸边人声鼎沸、排山倒海。 万道新说, 现在回忆起那个场景,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壮观” 。那个时候划船比赛有个两三天,县城里旅馆都已爆满,父亲带着他和乡亲一起就花两元钱到通宵电影院休息,过了午夜,冷风习习,虽然条件很差,但躺在父亲的怀里,万道新感觉安全而温暖。 “每次看完龙舟赛,回到村里,哪支队伍厉害,哪支队伍熊包,村民可以津津乐道大半年,很是有味。”万道新感慨地说。

在城区餐饮店做管理的张文珠记忆中,小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但端午节,母亲是肯定会包粽子的。每到端午前几天,母亲都会在山上割来艾草在家内外熏一遍,袅袅艾草清香扑鼻。然后,母亲就会走路到乡镇买回一袋糯米,粽叶是舍不得买的, 回家自己到山上找。每次找粽叶,母亲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后来为了方便,母亲挖了几蔸粽叶苗栽在屋前坡上,密密麻麻发了一大片,以后包粽子就不需要走很远的山路了。粽子出锅时,是张文珠兄弟姐妹最开心的时刻。母亲将一个个粽子放进沸腾的水里,兄弟姐妹围在灶边等,当锅内散发出浓郁的粽子香时,大家流着口水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尖往锅里瞅。当母亲将刚出锅的粽子蘸着白糖,递到孩子们手中时,兄弟姐妹乐开了花。 “一口咬下,那种香甜,让人一辈子都不能忘怀。”张文珠说。

111

图①:米桂香老人的粽子成了市民的抢手货。(记者 向湘龙 摄)

222

图②:祖孙俩品尝粽子。(记者 向湘龙 摄)

333

图③:端午节到来之际,怀化义工给敬老院的老人送去节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