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特岗教师:在清苦中快乐前行
红网怀化站
 
06-16 10:49

111

特岗教师和孩子们一起

红网怀化站讯 他们,是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天之骄子,诗书满腹;他们,是一群孩子的天使,心灵手巧,呵护有加;他们,是一种别样的力量,刚柔相济,带来不同。他们的名字叫做——特岗教师。

怀化市自2009年开始选聘优秀大学生为特岗教师到乡村任教。截至2014年,怀化市共招聘了3857名特岗教师,女生数量远超过男生。其中除2009年招录354名和2010年招录509名以外,其余年份的招录人数均超过了700人,2011年最高,为 770人,招录数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市农村基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仍就相对匮乏。 刚刚过去的5月,全省统一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已经完成,再经过面试、体检、确定招聘人选、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认定、签订协议等程序后,怀化市又将有数百名特岗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为怀化市农村义务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怀化市特岗教师的队伍数量较庞大,他们生存现状如何,他们内心所思所想是什么?

1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讲台、学生、月光与狗

陈果,洪江区人士,当初她毅然决然辞掉会同县黄茅乡计生办统计员的工作,通过考试,来到了如今的会同县郎江学校,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原来15分钟可以到家的距离如今变成了2小时,原来下班就能回家吃到家里热腾腾的饭菜,如今只能吃食堂或者自己做。 “父母担心我原本每天在家养尊处优,如何去乡下独立自理。朋友担心25岁左右单身的我,现在还要去偏远的山村执教,今后如何找到心仪的理想爱人。 ”陈果虽然苦笑,但眼神坚毅且笃定, “可是对我而言,大学时期下乡支教的梦想是很强大的东西,我倔强地认为此生一定要做一次教师。于是我最终还是说服了爹妈和好友。 ”

陈果的决定,或许和很多特岗教师当初的决定一样,是怀揣着当教师的梦想,去到那片能够完成梦想的热土,挥洒自己的汗水。

陈果如今的工作, 担任班主任, 教语文, 教美术,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讲台是她生活的重心,学生几乎是她的全部。

“总是会害怕晚上的到来,只希望白天更长一些,所以我更喜欢夏天, ”2014 年来到会同县郎江学校的她,已经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她说,“夜里,独自一个人在操场,陪伴我的,只有月光,和远处农家传来的狗吠声,平时,也经常看见狗,我很怕狗。 ”

这就是她真实而清苦的生活,一天一天,起初的梦想,似乎渐行渐远。

“原以为乡下执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现实却很残酷。 ”陈果说, “生活上,依山傍水的山村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店可逛, 吃的压根无法与家里相比,喝的井水也常是掺杂着黄沙。 ”

日常用水, 必须每天自己从宿舍一楼提到四楼。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一天至少提3大桶水,柔弱女子正在向女汉子转变。

“当初的理想是如此的丰满,而现实却显得很骨感, ”陈果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 “农村教育观念与城市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区别,我从小在城里长大,思想上的转变真的很难。 ”

她还告诉记者,在这里,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支持。 当她满腔热忱的以为她能改变许多东西,现实却一再的消磨着她的热情。

她本是一名美术教师,可是因为工作需要,还得教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于是她没能像想象中那样给农村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美术世界,而是每天拼命学习和备课, 以便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在教学管理上更是艰难,原来乌托邦式的想法,在这里轰然倒塌。学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大多不识字,根本不注重孙儿孙女的教育。 每次开家长会, 能有一半家长到场已经很不错,父母亲自到场的更是寥寥无几。她因为管理学生的作业不只一次被学生的爷爷奶奶批评,甚至被骂哭过。陈果也曾好心地通过电话与千里之外的孩子父母沟通,但除了收到一声谢谢,并没有什么改观。

2 冷暖自知——低收入、无悔与寂寞

像陈果这样的特岗教师有很多,不被理解,难以迅速适应乡村的清苦生活,被学生家长气哭,等等。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有梦想,真热爱。

特岗教师中绝大多数是女生。张红春是洪江市洗马乡中心小学的特岗教师,她所在学校的条件比陈果更加艰苦。别的不说, 她回一次太平乡老家 (同样属洪江市 ),需要转四次车。她除了负责五年级的数学工作外,还是学校的政教主任和计生专干,得做很多教学业务以外的工作。 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正在别的学校弄资料,准备迎接检查。

她所在学校的教学楼有几十年历史了,楼板有裂缝,有的地方漏雨,老师的住房就挨在教室旁边,是以前的办公室。张红春住在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办公、睡觉、洗澡都在这几平米的房子里,做饭就在外面的走廊上。

“刚来的时候,我哭了很多次, ”张红春说, “真的太苦了,幸好来的时候没有叫爸妈送我,如果他们当时看到是这样的情况,肯定会直接把我接回去的。 ”

被问到一个月有多少收入的时候,张红春只是笑了笑,她说够生活,“在这里,你有钱也花不出去啊。 ”

根据特岗教师的政策,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为西部地区人均年 2.7 万元,中部地区人均年 2.4万元,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

和张红春一样,在谈到收入问题的时候,陈果也不太好意思, “每次被亲戚朋友问到薪水待遇,我常常是缄口不语的。一个月,也就2000元出头的样子。 ”

当被问到是否后悔过的时候,她们的回答却又那么的肯定。

“我不后悔,正是因为亲历过,才有发言权说,

特岗教师绝对是农村教育的一抹阳光。”陈果说, “我一个人的力量当然是微小的,可是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数十年,数十届后,谁说微小的特岗教师,不在影响着农村教育呢?谁说我们的农村教育不在各方努力之下一点一滴进步呢?”张红春也说, “真不后悔,尽管很艰苦,但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很满意并充满信心的。 ”

陈果今年25岁,单身。张红春24岁,有男友,但却在长沙工作,一年见不了几面。在个人问题方面,她们都看得很开,陈果的答案是宁缺毋滥,张红春说,爱和距离无关。

“有时候,一个人,真的是会不知不觉的流泪,那滋味说不清楚, ”陈果说, “想爸妈,想朋友,只有对着书本去转移注意力了。 ”

3“鲶鱼效应”——改变、成长与爱

已经离开特岗教师工作岗位的伍海涛,原来是洪江市硖州乡中学的特岗教师,2014年,考取公务员,如今成为了鹤城区的一名人民警察。

“我怀念我的特岗生活,也感谢那一段纯真美好的岁月, ”伍海涛说, “有时候,我都在想,考上公务员而放弃特岗教师,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至今伍海涛的手机里还存有几乎所有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还加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qq或者微信。伍海涛拿手机给记者看,里面有很多同学发来的图片,是一道道的数学题,请他解答,他总是一个一个认真的解答, 细到每一个步骤, 每一种解题方式。

“我去当特岗老师的第一年,他们初一,我是他们的班主任, ”伍海涛说,“我走的时候,他们正好进入初三,正式关键的节点。我放心不下,经常一有空就回去看他们。 ”

伍海涛认为特岗教师具有明显的“鲶鱼效应” 。之前,学校里多是年级大的教师,特岗教师一般都20出头,可能经验不足,但很多观念新颖,年龄上和学生更加接近,在教学方式和平时的沟通上,可能更加顺畅。他觉得自己在特岗教师岗位上的两年多时间里,收获太多。 “观念上的改变很明显,我把他们当做我的亲弟弟或者亲妹妹看待,学生更愿意和我说心里话, ”伍海涛说, “成绩提升只是一个方面,他们能真心打开心门,才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他说,这两年,也是自己成长迅速的两年,和孩子们一起,不仅看着他们长高、 上进, 也洗练了自己的灵魂。

陈果把特岗教师比作一抹阳光,而张红春把特岗教师比作新鲜血液,他们都带着爱与真心,去到最基层的地方,遇到属于他们生命中的一个个小天使。

4 回到现实——支持、投入与自我实现

关于特岗教师的政策,已日臻完善。来自靖州新厂中心小学的支部书记陈学明说, “我见证了我们学校特岗教师收入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县教育局对他们的关心也在加强。 ”

由于特岗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到岗的前三年是没有正式教师编制的,需要在基层服务锻炼三年,并每年纳入考核,三年之后,经过考核认定,可以得到教师的编制。特岗教师聘用后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主要由设岗学校和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每年度结束,各设岗学校要对本校特设岗位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考核等次,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存入其工作档案。除自行解除聘用合同以外,如考取其他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自行创业、去企业等等,无特殊情况,一般特岗教师都会在三年后获得正式编制,几乎没有编制上身份方面的后顾之忧。

“2012年我大学毕业,来到硖州中学时的工资是每月不到1700元,离开的时候,也就是2014年,能够拿到接近2200元的工资了。 ”伍海涛介绍道。由于特岗教师的待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除不低于最低标准外,各地工资存在差别,但差别不大。在会同郎江学校工作的陈果的工资接近2400元。

收入逐年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远远不够,特岗教师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全社会的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

据一位常年与特岗教师打交道的县教育局领导介绍, “待遇不断提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是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关心,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

除去提供一些培训以外,县级教育部门还会召开座谈会,了解特岗教师的心理动态。但是对于丰富特岗教师乃至偏远地区教师业余精神生活的基础投入还有待加强。

“下得去,沉得住,不仅仅只从奉献的角度出发,教育主管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 ”常年研究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教师周晓明说。

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基础性投入,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共识,如今教育、编办、财政、督导等职能部门正在联合努力,力争提供更为可观的外部条件,以便改善偏远地区的办学环境和教师的工作环境。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外因的作用仅是一个方面,内在的坚持与毅力更为重要。 ”周晓明说, “年轻人能够选择农村,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责任,观念的转变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在广阔的乡村教育中,是可以自我实现的。 ”

如今,陈果的家长经常会去她工作的地方看她,并不断给她打气,张红春说住房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改善,学生们已经吃上了免费午餐,伍海涛周末就和之前自己的学生联系,马上要中考的他们总是能在这位前班主任这里得到答案和信心。

特岗教师,星星点点,散落在我市各个偏远闭塞落后的乡村学校,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和一个个坚强的心,势必构成一道乡村最为美丽的风景线,在改善农村教育、解决基础教育结构性矛盾的路上,他们努力前行,清苦且快乐。

333

上课

222

上课

444

心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