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芦淞站讯“以前开服饰实体店总是压货,而且成交率低,现在通过互联网接入阿里巴巴产业带,随时可从市场群下单拿货发货,再也不会压货。”谈起传统服饰产业的变化,湖南株洲市芦淞服饰市场群的店主邱世生满是喜悦。
如果说株洲是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那株洲市芦淞服饰市场群就是一个“火车拖来”的市场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比义乌市场还要早的芦淞服饰市场群,已从一个马路市场成长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拥有38个专业市场,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以及东南亚、非洲、西欧等地区,年成交额超过400亿元。
几年前,由于芦淞服饰市场群的绝大多数商户仍然采用传统交易模式,从而遭遇电子商务的严重冲击,传统的服饰业陷入了困境,不少门店和品牌因此垮掉。服装生产与批发虽是微利行业,但吸纳了10万就业人口,对地方经济稳定、百姓民生至关重要。面对内外压力,株洲市芦淞区意识到只有全方位改革才能“破茧重生”。
破局从最难的体制开始。2011年,芦淞区设立了在全国都很少见的市场管理局,专门协调市场群的管理,服务服饰产业的发展。2012年,芦淞区又成立了一家政府平台公司,以市场化方式为服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既然遭到了电商的冲击,改革突破口就从电商入手。”芦淞区区长王建勇说,株洲市与芦淞区两级政府做出了服饰产业引入电子商务的战略部署,提供土地、资金、政策等系统扶持。2013年12月,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正式上线,成为株洲传统服饰从线下走向线上的“领头羊”,株洲产业带的综合排名迅速进入全国前五。
邱世生说,借助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他一年出售了30万条女裤,销售额高达几千万元,显着高于以往实体门店的销售。此外,以前他还得租门面,赊货代销,而现在却可以在网上实时回款。
“每天超10万个网购邮包从市场群发往外地。”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负责人周光辉对记者说,以往服饰企业单靠门店销售,只能算是区域市场,吸引力有限,进驻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后,相当于进入了全国市场,可以批发给全国各地的零售商,销售渠道拓展自然会带来销量上升。
为了改变株洲芦淞服饰有规模、无品牌的局面,株洲市与中国服装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支持株洲服饰产业集群打造辐射全国的品牌发布和认证中心。其中,作为品牌建设主要阵地的“株洲小巨蛋”服饰展贸中心将于今年7月对外开放。
株洲的服装批发、生产厂商多是小微企业,搭上电商快车的他们急需资金。在这一背景下,株洲市金融办与芦淞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专项补助”模式联合组建了民间金融服务中心,仅一年时间就为小微企业筹集民间融资1。71亿元。
随着阿里巴巴、天猫、京东等全国电商平台陆续进驻芦淞市场群,传统的服饰批发市场在“触电”后“复活”,激发了整个芦淞服饰产业的活力,2014年芦淞服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芦淞区区委书记冯建湘说:“受益于体制机制、经营方式、政策扶持等领域的深化改革,芦淞服饰市场群已从过去的单独商贸向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转型。”
电商的引入还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围绕传统服饰产业的创业创新热情。比如,湖南利坤科技推出的“服饰购”平台联合大专院校,为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平台: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只要350元租金,只有同地段价格的五分之一;湖南经天纬地公司则正在计划推出智能仓储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免费仓位,只需手机下单,即可轻松发货,免去了仓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