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6月9日报道 走在花垣十八洞村的公路上,时常可以看见一个中年农村妇女,她骑着一辆红色的农用三轮摩托在奔驰,风尘仆仆,早出晚归。她就是十八洞村的致富能人隆英足。她凭借坚强的毅力,外出打工学得养猪技术,然后回家创业,从一只母猪发展到开办养猪场,率先在村里实现脱贫致富,现在又带领乡亲们走在脱贫的路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辛酸总是隐藏在光环的背后,隆英足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苗家,家里5姐妹,无男丁,她排行第二,老木房又矮、又黑、又窄,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三妹、四妹、五妹都在读书,家庭负担沉重,父母在外打工负担不起,她14岁便辍学了。15岁时,她就开始外出到县城当保姆打工挣钱,协助父母供妹妹们读书。几年后早早嫁人,和丈夫一起努力工作赚钱补贴家用,但是干的都是体力活,钱依然不够用。穷则思变,苦归苦,但她一直很乐观,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命运。带着这种信念,她在坎坎坷坷中摸爬过了一些年,品味着生活中苦涩的滋味。
勤思善学养猪致富
1997年秋,她24岁,在长沙市黄花镇给一家养猪大户收晚稻,见人家有房有车还有1000多只猪的养猪场,大开眼界,感慨不已,暗自勉励自己:同是农民,人家可以的我也能行!就主动要求留下来打工喂猪。勤劳的人总是幸运的,那家养猪场刚好缺少人手,看她勤快诚实在家也曾喂过猪,便留下了她,工资每月400元。
聊起打工经过,隆英足总忍不住用手往脸上一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哎!真的穷怕了,再苦我都要咬牙坚持。”第一年主人家为她安排的活是打扫猪粪、清洗猪圈并消毒,这种活又脏又累,没有人乐意干,而她坚持下来了。第二年开始学习为猪接生,负责管理100多头母猪,这是一个相当消耗精力的工作,昼夜不停,她没有叫过一声苦。在第三、第四个年头,她学会了给猪看病、治病、阉割、打预防针,还学会了做猪漏肠手术,养殖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养猪场主人见她朴实,在第五年的时候教她学习驯养公猪、取精、冷配。至此,养猪技术她学通了、也学精了,但她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生活,于是她舍弃每月3000元的工资待遇辞职回家创业。
2002年,家乡贫困依旧,已经28岁的她回到了十八洞村飞虫寨,接手饲养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猪,在无稳定收入情况下惴惴不安地走上了创业之路。当年10月,她花了4800元钱买了1只40斤重的公猪仔用来培育,次年4月公猪养成,驯化3天后便取精成功,于是她开始为老百姓提供技术稀缺的猪冷配服务,随着时间流逝,她的技术越做越精,业务发展越来越大,县内、保靖、凤凰、吉首等周边县市都有业务。到2003年末,仔猪销售及配种服务收入高达7.2万元,实现脱贫致富。2011年初,她花了35万元率先在村里建起了两层高的洋房,年中花了18万元建成养猪场1个。其中:员工宿舍、消毒室、饲料库房、养殖场一一俱全。有定位栏22个,护仔栏2套,保育栏9套,公猪室1个,引进公猪3头育成1头,引进良种二元大约克母猪18头,加上原有7头本地品种母猪,共有25头能繁母猪,投产后一年即售出仔猪1000多只。
过上好日子不忘乡亲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调研时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隆英足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一直兢兢业业地为乡亲们提供技术服务。2014年2月28日,她注册成立“湘西乳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5家贫困户26人一起养猪。
回想脱贫之路,隆英足不无感慨地说:“生在贫困地区,我们很难改变自然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与其等靠要,不如踏踏实实干事业,因为脱贫之路就在脚下。”(吴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