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打针
红网会同站讯(记者 杨华晓 通讯员 李文燕)“以前,由于管理不善,这块竹山只剩当年生的新竹没有砍,每亩不过三四十根,算是剁败了的竹山。去年,他们来这里给竹树打针搞实验后,长出来的笋和竹树又大又多,使这块山又恢复了林相。”6月2日,会同县若水镇古楼村村主任明永成,陪同记者参观会同华利楠竹开发有限公司在该村建立的楠竹科技示范园时兴奋地说。
明永成所说的给竹子打针即竹腔施肥技术。该村楠竹科技示范园内的楠竹经实施竹腔施肥技术后,与没做实验的竹山相比,平均每亩多增新竹35根,胸径普遍大2至3寸。该技术主要是根据楠竹的树干结构,将营养液注射进竹腔后由树干充分吸收,并经实验表明,连续进行竹腔施肥两到三次,可使每亩竹林每年增产冬笋50公斤、春笋140公斤、10寸以上楠竹50根,每亩收益超过2000元,被该村群众戏称为:竹子打一针,多子又多孙。
对此,国内楠竹丰产技术研究知名专家、省林科院教授陈平表示,会同有40多万亩竹林,若每亩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将使全县竹农有8亿多元的收入,对会同和会同人民来说是一大福音,并且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前楠竹丰产靠垦复挖山易导致水土流失效果低下、加速竹林衰败的传统做法,打破了竹子“越砍越小、越砍越少”的生产规律,极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