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6月1日讯芦淞区大京管委会林场村,75岁的老赵坐在堂屋前的板凳上,颤抖的双手擦拭婆娑的眼泪。
这几日,老赵的腿脚又不听使唤了,关节炎引发的偏头痛,让他只能倚在墙角叹息。他想去医院好好诊断一番,可住在500米开外的大儿子一家人,不愿踏进这老房子半步,更别说带他去看病了。
原来,老赵有两个儿子,根据兄弟双方的约定,小儿子负责老赵的养老送终。可小儿子长年漂泊在外,根本不顾家,大儿子则选择了对老赵睁一眼闭一眼。
“走,去会会他大儿子。”5月26日,芦淞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队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心做好这个“调解员”。
大儿子其实家境殷实,门口停着的小轿车和新房内时髦的装修,与老赵家那破败阴暗的土坯房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番寒暄后,双方直入主题。“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我们现在做的,下一代会耳濡目染……”工作队队员芦淞区卫生局局长梁雪峰讲道理,摆事实。
大儿子沉默了许久,眼眶渐渐红了,身旁的妻子赶紧搭话:“平常抓药、挑水,我们一件也没落下。”
“你是组长,又是党员,如今弟弟不在身边,只能是你多承担一点,村里这么多眼睛都在看着呢。”村支书赵扩林接过话说。
“费用的问题你不必担心,现在有‘新农合’,医院花800元可报销600元。”梁雪峰一步一步打消大儿子的顾虑。
“我明天就送父亲去区卫生院。”大儿子终于站起身,给出承诺,并和工作队员一道重新走进了那栋再熟悉不过的老房子。
据了解,去年11月份以来,芦淞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整合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方资源,设置了22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与各村开展结对子“帮扶”。半年来,工作室累计开展活动1700多次,收集群众意见2500多条,帮助解决问题2300多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400余户,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