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治不足百人 株洲首家专业"戒烟门诊"遇冷
株洲日报
 
06-01 10:36

株洲日报5月31日讯20岁的小张才上大二,却已经有了几年的吸烟史。日前,在母亲的劝说下,他走进市中心医院“戒烟门诊”接受了治疗。与医院其他诊室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这个已成立一年的全市首家专业戒烟门诊显得格外冷清,5月只接诊了小张这一个烟民。

尴尬:近3个月,每月仅一人就诊

5月27日下午,市中心医院戒烟门诊的房间大门敞开,里面却没有前来问诊的病人。

“这里估计是整个医院最冷清的地方了。”该院呼吸内一科主治医生兼戒烟门诊医生梁彦超告诉记者,因为就诊人数少,戒烟门诊只有每周三下午才有医生坐诊。

“咨询的人倒是有一些,但主动来门诊戒烟的烟民真的不多,有时候整整一个月都无人问津。”梁彦超边说边翻开近3个月的接诊记录,上面显示,每个月只有1人就诊。

据统计,该戒烟门诊成立一年以来,接治的人不超过100人。

探因:毅力不够是最大“绊脚石”

有研究显示,烟民单凭个人的意志力“干戒”的成功率仅5%左右,而通过医生戒烟的成功率则可达40%以上。

既然如此,为何戒烟门诊会这般冷清?面对记者的疑惑,梁彦超坦言,戒烟主动性不强、毅力不够、不相信医疗戒烟、嫌费用太贵等,都是戒烟门诊冷落的原因。

“吸烟人群中有一半人曾有戒烟意愿,但真正主动走进医院戒烟的寥寥无几,更别提持之以恒的。”梁彦超告诉记者,很多烟民一边戒烟,一边还在为自己吸烟“找借口”:吸烟可缓解压力,有助社交,帮助减肥等等。

支招:戒除“烟瘾”,首选心理行为治疗

如何才能摆脱“烟瘾”?梁彦超介绍,戒烟是个综合工程,最佳治疗方案应是药物、心理与行为治疗三者结合。

一般而言,首选心理行为治疗或药物与心理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当忍不住要吸烟时,尝试强迫自己坚持等待十分钟,同时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寻找一些新的方法缓解压力,比如尝试按摩和唱歌等。此外,在戒烟略有小成时不要放松警惕,尤其需要注意朋友递来的香烟,不要给自己复吸的机会。

看这些“老烟枪”如何戒烟

“戒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我已试过上千次了。”马克·吐温幽默风趣的描述可谓一语中的,讲出了戒烟者的彷徨与无奈。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记者采访了两位曾经的“烟民”,倾听他们的戒烟故事。

女儿的“戒烟大字报”管住了“老烟枪”

“我已经147天没吸烟了。”对于戒烟的日子,48岁的老霍记得格外清楚。

老霍名叫霍立新,现在某政府单位后勤部门工作。18岁开始吸烟的他,有近30年的吸烟史,是名符其实的“老烟枪”。“抽得最凶的时候,一天要3包烟。”老霍说。

为了让老霍远离“吞云吐雾”的世界,妻子曾使出各种戒烟招数:买来电子烟、口香糖,但收效甚微。“背着她,我照样抽。”老霍说,因为当时他从心底里就没想要戒烟。

可这一切却因为女儿的举动发生了改变。

2014年底的一天,正在长沙读初二的女儿给老霍打来电话,“爸爸,我昨天上课看了有关吸烟危害的宣传片,我不希望你因为吸烟离开我们。”紧接着,女儿在家里的墙壁上、门上、柜子上贴满了各种戒烟“大字报”,每天定期检查监督。

“孩子的话和举动震撼了我。”老霍说,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他开始动“真格”。

戒烟最难熬的是头一个月,当时恰逢春节,老霍说,每当他看到周围有人吸烟时,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可一想到女儿的“大字报”,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样一直挺到了现在。

因为抽烟,她两次终止了妊娠

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的女烟民。两年前,26岁的方娜也是这个庞大圈子中的一员。

脸庞清秀、气质温婉,初见方娜时,很难想象她曾烟不离手,有着长达9年的吸烟史。

在她读初三时,因为父母的突然离异,乖巧的方娜开始变得叛逆,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块,进而沾染上抽烟的毛病。

“当时就是觉得烦闷,又想通过吸烟来报复父母。”方娜说,抽烟的女孩并不多,在旁人看来,她就像个“异类”,尽管如此,她却从未想过戒掉。

直到两年前,她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

“因为吸烟,我已经流掉了两个宝宝。”方娜痛苦地说,由于吸烟导致胎儿宫内发育停滞,她不得不先后2次终止妊娠,“我特别想生个健康的宝宝,做个好妈妈。”

2014年5月,“戒烟”正式被方娜提上了日程,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